产业整体规模全年达12762.64亿元——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稳步向前
光明日报记者 韩 寒
(资料图片)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再出发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报告发布、展览展示、集中采选、论坛会议、推介洽谈等活动,集中呈现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
产值持续增长,业态日益多元
博览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表示:“2021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实力。产业整体规模全年达12762.64亿元,比前一年增加8.33%,为‘十四五’出版行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他所作的《2021—202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信心。
报告显示,虽然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已连续多年保持增长。若以2017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7071.93亿元为基数,5年来该产业增长了1.8倍。
在细分类别中,除互联网期刊、电子书等传统数字出版产业保持稳定增长之外,在线教育、互联网广告、数字音乐等产业呈迅猛发展之势。尤其是在线教育,2015年产值仅为180亿元,2021年产值已达2610亿元。
魏玉山分析,在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等背景之下,数字出版产业的业态越来越多元、产值越来越高。一方面,优质内容的打造、品牌IP的积累与深度开发为行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用户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保障。
以网络文学为例,2021年该产业规模达358亿元,同比增长24.1%,读者规模则达到了5.02亿人,占全体网民的48.6%。不仅如此,网络文学IP全版权的运营影响了游戏、影视、动漫、音乐、音频等合计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数字化,让传统文化更灵动
卷帙浩繁的中文典籍,是中华悠久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当下,数字技术正努力让古籍走出故纸堆,在更大范围内与研究者、读者见面。
在今年新设的古籍数字化展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展示了《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识典古籍网、据意查句等古籍数字化的最新技术成果。
“从今年2月起,全国读者就可以在线翻阅《永乐大典》了。只要登录识典古籍网,就可以在相关版块在线查阅《永乐大典》的高清图像。”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数据库第一辑共收录了《永乐大典》40册、75卷,涉及14个韵部、17个韵字、1800部书。除此之外,还尝试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为后续《永乐大典》的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作铺垫。
而识典古籍网,是一个由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建造、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古籍数字化平台,目前已整理上线了680余部经典古籍,共计7900多万字,古籍主要来自《四部丛刊》。
怎样让文化遗产“动”起来?
博览会现场,一幅长25米、高3.5米的巨幅LED屏幕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屏幕上,秦始皇筑长城、白登之围、山海关大战等十余个关于长城历史故事的精彩瞬间,以动画的形式循环上演。
这幅名为《穿越时空的中国·长城》的产品,综合运用了传统绘画、流媒体、虚拟成像和三维立体成像等前沿技术,同时拥有纸质书籍、电子动画等多种形态,是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最新成果之一。
“《穿越时空的中国·长城》是继《穿越时空的中国·大运河》之后,我们推出的又一个产品。不断推出这类产品并把它们转化成多种语言推广到国外,除了可以让遥远的中国历史变得可感、可知之外,也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精准化,为知识服务赋能
当前,出版数字化、融合化的态势日益明显,数字化、立体化、融媒化的呈现方式,对出版物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博览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展台,记者见到《民法典百姓普法读本》《百姓法治宝典》等普法读物,封面、内页甚至每一问均设置了二维码,与相关App相配合,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向读者提供法律知识服务。据了解,这种融媒体形态的读物,单本销量能达数十万甚至百万元。
据社科文献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该社拥有电子书2.3万余种,有声书+视频共计3000多小时,纸电同步率达到了94.5%。在“先晓书院”平台,集纳该社“皮书”系列图书分类整理而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减贫研究数据库、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等资源,已为全国数百家研究机构提供服务。
《2021—202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随着出版业融合发展迈向深入,数据中台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推行。加快数据资源累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以数据驱动业务增长,将会全方位、多角度重塑出版行业的生产链、业务链和价值链。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提质增效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重心。以往我们提供的知识服务较为粗放,近年来用户对知识内容的精准性有了更高要求,对我们知识加工的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出版企业作为知识服务行业的代表之一,进一步精耕内容是立身之本。”社科文献出版社数据中心工作人员范淼说。
- 世界快资讯: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稳步向前
- 每日看点!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在哪2023
- 获利能力指标是什么?如何获取现金能力分析的指标?
- 《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发布
- 全球今头条!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 “水城”威尼斯”行船受阻
- 两高管被留置调查 股价一度跌停!中炬高新紧急回应:和美味鲜经营无直接联系
- 全球快看点丨特朗普:赢得大选的当晚,我要给普京和泽连斯基打电话
- 世界速递!一则大消息!A股港股地产板块爆发 有个股涨超20%
- 天天播报:俄国家航天集团:“进步MS-21”飞船损坏是由外部因素导致
- 焦点日报:上市公司出海融资忙 电力设备行业最活跃 光伏黑马股净利有望暴增17倍
- 天天新动态:安倍侄子在竞选主页晒家谱图被批,日网友:除了家世还剩什么?
- 快报:突发“打脸”!华能清能院发布澄清声明 大牛股奥联电子断崖暴跌!
- 贝塔值是什么意思?贝塔值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 外汇保证金交易是什么意思?外汇平台哪个正规?
- 离骚是什么诗?表现手法是什么?
- 银行个人信用查询方式有哪些?个人银行信用度怎么查询?
- 电视剧甄嬛传中淳常在是什么身份?最后怎么死的?
- 每日时讯!杀手重生古代温馨甜宠文有哪些?叫什么名字?
- 热点聚焦:扩大的反义词是什么?扩大一词怎么造句?
- 全球快看:北大孔庆东是什么人?是孔子后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