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李洁琼 关心
【资料图】
“灌缝缝、补坑坑、修盖盖”,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王润梅和她的团队的工作日常。
她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名清掏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拿着洋镐叉子,在大街小巷掏泥”。
这样一份工作,她从18岁开始,一干就是30年。
委屈吗?不能说没有。王润梅接受新华网“新华访谈”采访时说,刚参加工作“觉得很委屈、自卑,从来不愿意和别人谈起我的工作”“找对象的时候,跟人说自己是掏下水道的,都觉得说不出口”。
艰苦吗?那是一定的。大雨中,他们要在街道上迅速打开一个个下水井,甚至要在齐腰深的水中坚持工作。她和她的同事们被称为雨中“逆行者”、回家路上的“等雨人”。
“再苦再累的工作总得有人干”,王润梅在谈到这份艰苦的工作时却是自自然然、云淡风轻。
听到这样的回答,感觉熟悉吗?
云南“麻风村”教书人农加贵说,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一咬牙,留了下来”;重庆“天坑村”开路人毛相林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安徽黄山“守松人”胡晓春说,“我和迎客松、黄山三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是‘你守着山,我守着你’”;江苏的青年“养老人”李楠楠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也是老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贴心“小孙女”……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他们,和你我一样从事着普普通通的工作,却做出了超越平凡的业绩。从他们那一句句如家常聊天一样平实质朴的表达中,凸显出的是热爱和责任。
王润梅已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等民生问题走访调研,累计提交建议30余条;乡亲们盼望有一条旅游环线,能把当地的柑橘、脆李等土特产卖出去,毛相林把老百姓的呼声带到了两会上,“希望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养老机构“用工荒”问题则一直是李楠楠的“心头病”,今年她围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希望更多优秀年轻人进入养老护理行业后“愿意扎根下来”……我们的声音,经由他们带到了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发展重大议题的组成部分,连起人民的衣食住行,连起群众的喜怒哀乐,连起万家灯火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 新华网评:他们,连起了“万家灯火”
- 每日看点!2023全国两会|创意动画:当年画娃娃有了“管法”的宝典
- 天天快看:汇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 焦点简讯:2023中华彩灯大世界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及三属减免门票
- 焦点日报:2023深圳可售人才房价格一览(持续更新)
- 世界快报:深圳实施职工门诊共济改革对普通门诊报销有影响吗2023
- 【全球快播报】节能降碳服务业潜力巨大
- 外资怎么引?外贸怎么稳?——从三个报告看推进高水平开放
- 积压7年、投资过亿!两部电视剧遭司法拍卖 乐视网系出品方之一
- 每日短讯:爆丸小子游戏
- 天天看热讯:威马汽车:全力开展复工复产,近期将有超100家经销商门店陆续恢复常态化服务
- 环球微资讯!两会快讯 | 全国人大代表冯琪雅:建议建立我国数字藏品监管体系
- 渝三峡A:成功入围中国华电集团级供应商
- 每日视讯:海关总署: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超五成
- 天顺风能:GDR已经获得瑞交所的批准 目前在等待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 SW-LIMS助力提升医学检验实验室业务管理水平
- 黄河口 河海交汇处,湿地气象新
- 今热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
- 最具创新性的科技公司,任天堂是如何做到的?
- 头条:无人机吊运香蕉 云南元阳种植户有了新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