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与“宁王”抢生意的中创新航,正式登入港股。
(相关资料图)
中创新航,原名中航锂电,成立于2007年,背靠中国航空工业集团。10月6日,中创新航挂牌港交所,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但令人失望的是,这家号称“港股电池第一股”的企业,却没有太过出彩的股价表现。
更甚者,其股价在V型走向之后,转头便冲向了更低的位置。所以,中创新航上市,就是为了令投资人亏钱?
从过往的经历来看,中创新航的实力不凡。不仅从宁德时代手中,“抢”来了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两家整车厂的生意,更是不断搭建朋友圈,结交了小鹏、吉利、五菱等一众强势车企。
在产品布局上,中创新航也与宁德时代相似,两者都是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两条腿走路。只不过,相较于比亚迪对宁德时代的威胁,中创新航的威胁力,更偏向在三元锂电池业务上。
今年1~9月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的TOP 15中,中创新航以2倍于LG新能源的装车量,近13%的市场份额,仅排在宁德时代之下。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种威胁,在中创新航的上市前夕,宁德时代对其进行了精准地“专利”打击。以至于延续到现在,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专利官司,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当然,中创新航的问题,并不仅仅停留在明面上的专利官司,还存在于自身的商业盈利模型之中。而且不难发现的是,在中创新航的招股书中,已经暴露出了诸多短板。
既定问题不能解决,股价萎靡不振,中创新航怎样才能坚定投资者与客户的信心?
IPO之后,抓住病因
公司上市的目的是筹集资金,进而树立自己的正面市场形象。相对应的,股价的表现如何,就成为了这家公司是否依旧正常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宁德时代如此,中创新航IPO上市,也是这样。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TOP 5中,中创新航作为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资本投资的热门标的。
也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稀缺”的原因,中创新航引来了包括天齐锂业、盛屯矿业、大族激光、小鹏汽车、维沃移动(VIVO)等行业公司在内的15家基石投资者,几乎覆盖了整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但另一方面,中创新航的股票在香港公开发售阶段,却只获得了3245份有效申请,有将近八成的公开发售股份无人认购,属实有些大跌眼镜。
而如此的预售情况,必然导致了中创新航上市当天,就跌破了38港元的最低发行价。尽管最后在“神秘力量”的加持下,中创新航的股价也回升到与发行价持平,但由此不难看出的是,资本市场尤其是投资者们,对于中创新航的信心并不足够。
究其原因,还是中创新航的盈利能力不足。
毋庸置疑,中创新航之所以能够在重重包围下“出头”,是广汽、长安等大客户扶持下的结果。
按照中创新航的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中创新航来自最大客户广汽埃安控股股东的收入分别为6.86亿元、15.58亿元以及35.37亿元,各自占同期总收入的39.6%、55.1%以及51.9%。
有大客户当然是好事,但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过高,中创新航的议价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创新航的“薄利多销”策略,确实促成了一笔笔买卖,但在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明显的今天,中创新航又该如何守住毛利率,赚到钱?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8%、13.6%、5.5%,而同期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则高达29.06%、27.76%、26.28%,国轩高科毛利率则是32.54%、25.23%、18.61%。
增收不增利的怪诞现象,在中创新航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毛利率,又需要重新回归到动力电池的议价权上。所以陷入僵局的是,缺失了性价比,中创新航又靠什么吸引大客户呢?
世界前三,道阻且长
“我的目标不一定要做到行业全球第一。今后如果行业进入成熟期,全球前三名企业的体量都差不多,第一、第二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中创新航上市当天,其掌舵人刘静瑜在接受采访时,阐述了自己对于动力电池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并为中创新航立下了“世界前三”的目标。
“世界第三”的目标,当真遥不可及?
根据韩国SNE Research数据,8月份中创新航全球装车量排名在第7位。如果只是依照装车量作为衡量标准,那么中创新航的对手便是那些以LG新能源、松下为首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
更进一步对标,缺少国外客户的中创新航,想要与背靠欧洲、北美双市场的日韩电池厂商,进行市场份额争夺,行之有效的方法恐怕就只剩一个——积极“开源”。
开发源头,寻找客户是一个“花活”。不仅仅要在国内更大限度地“挖”宁德时代墙角,还要积极地去拓宽国外市场。通俗点讲,尽管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案》,“去中国化”明显;但是中创新航也需要清楚地看到,欧洲市场依旧存在不少的可行性。
至于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如何实现开源的问题。
当然不应该继续“低价换市场”,上市之后的中创新航,首先要看的便是挣钱能力。
更进一步来说,困在股价和投资者手中的中创新航,必须寻找到一种长期主义:如何将15年积累的技术优势,逐渐转化为动力电池的产品力,进而形成足够坚挺的品牌力。
像One-Stop的封装方式,量产的高锰铁锂电池等,都应该发挥出足够的作用,为产品力、品牌力服务,而不是早早的“束之高阁”“沾沾自喜”。
此外,更不要忘记的是,市场可不会只“宠幸”一家企业。
紧追中创新航身后的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等国内电池厂商,可都摩拳擦掌,渴望着分配到更多的蛋糕。而且借助着各大车企扶持二供、三供的东风,中国的动力电池的市场会越来越“卷”。到了那时,中创新航面临的压力更大。
总而言之,也许“世界前三”的目标并不遥远,但对于此时的中创新航来说,依旧需要更多的市场沉淀、技术沉淀、人才沉淀,以及略显浮夸但又不得不做的营销沉淀。
一路跌跌撞撞,甚至一度跌出中国主流动力电池企业行列的中创新航,如今终究迈进了资本市场的大门,确实值得称赞。但上市之后,就是新的起点与战场,甚至比中创新航曾经的处境,更为掣肘。
如何?无他,狭路相逢,唯有向前蒙眼狂奔尔。技术创新也好,产能扩充也罢,中创新航要做的,便是将这些真金白银的努力,切实落到实处,至少能够做到“有例为证”“有据可明”。
不然,这15年的积淀,最终被“专利”“股价”扼住了喉咙,岂不谬哉?
关键词: 公开发售
- 全球速看:中创新航,困在股价里
- 【独家焦点】数据 | 电热毯都是欧洲人在抢么?卖到美国的是欧洲的3倍
- 新消息丨河北:1至9月全省经开区和综保区2902个建设项目开工 完成投资4641.8亿元
- 每日快报!特斯拉称将向更平稳交付节奏过渡 物流波动和供应链瓶颈仍是挑战
- 安徽400家市场主体成首批涉企收费监测联系点 主动发现涉企违规收费线索、提升涉企收费监管水平
- 福建:对2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 针对问题向企业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 周一被认证为“最糟的一天”?重温这部颜楚杉靳东主演剧集让人重拾勇气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示:网红家用甲醛检测仪存风险 消费者谨慎消费、安全使用
- 为爱情加上期限就能兑换1万朵玫瑰?丘比特真爱合约走红网络
- 莆田石油与兴业银行莆田分行座谈交流
- 热门:最高检谈"昆山反杀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 北京海淀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切实保障辖区特殊食品质量安全
- 全球热文:突破11亿千瓦!历史性超越!
- 天天快资讯: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第六批中央猪肉储备将于近日投放
- 全球新资讯:“中国天眼”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 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
- 世界热资讯!十年“双向奔赴” ——长沙银行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 要闻:精耕湖湘十三载 执守本源为民心 ——广发银行长沙分行入湘13年记
- 22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宣布将进行自购 年内自购规模将接近81亿元
- 世界快看点丨国信证券:给予舍得酒业买入评级
- 【聚看点】贵州茅台市值超腾讯成国内最大市值公司 该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