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姚兰
(资料图)
36氪独家获悉,电助力自行车(E-bike)品牌TENWAYS已于近日完成3亿人民币A轮融资,其中A2轮由全球知名的消费投资公司L Catterton(路威凯腾)领投,高鹄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官方表示,本轮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供应链拓展及团队建设等。此前的A1轮,由华映资本等机构投资。2021年年底,TENWAYS获得由高瓴创投(GL Ventures)独家投资的Pre-A轮融资。
TENWAYS成立于2021年5月,从技术创新入手,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E-bike,希望让骑行成为一种愉悦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电助力自行车(E-bike)品牌TENWAYS
与传统的两轮出行方式相比,带有电力辅助的E-bike既保留了传统骑行的运动乐趣,又实现了人力和电力混合输出,具有通勤与运动的双重属性,满足了新一代用户对于骑行的安全高效和轻松愉快的诉求。
据官方介绍,TENWAYS的品牌、设计及销售渠道中心设在欧洲总部,研发、运营和供应链中心则设在亚洲,这使得其不仅能够设计研发出功能与颜值兼具的智能化产品,还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
正如36氪此前的文章所言,E-bike、电动滑板和电动摩托共同构成了短途电动出行行业,其中对于E-bike来说,在供应链把控能力上,谈的不是持有资源,而是能够调用资源。换句话说,当资源丰富度足够高时,比拼点上移至效率,更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全方位布局以随时满足生产需求,而TENWAYS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充分的竞争优势。
让骑行成为一种愉悦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全球E-bike市场规模将达到1186亿美元。从市场情况来看,E-bike的销量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其中,欧洲因具有悠久的骑行传统与文化,且自行车高速公路网络成熟,E-bike在此作为通勤工具有广泛的使用场景,因而成为了TENWAYS打造品牌影响力的首站。
本轮投资人告诉36氪,欧洲E-bike市场,仅在2021年年销量就超过了500万台。根据CONEBI、WEF以及CIE的预测,2025年欧洲E-bike市场渗透率可达50%,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叠加油价飙升、各地区相关政策的利好等因素,E-bike市场将迎来进一步爆发。
处于增长中的蓝海市场,意味着创业机遇。一名企业创业者曾向36氪表示,过去一年多里想在欧美市场做E-bike的中国新品牌大概有30~40家。行业格局尚未清晰的此刻,创业者拥有了更多试错成本,需要跑得更快一点。
兼有“碳中和+短途出行+消费科技+智能硬件+出海”等完美标签,E-bike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投资热点。
作为消费电子产品,E-bike一经上线,就已经进入了产品、渠道、运营、售后等多方面的平衡之中,这非常考验综合组织能力。据36氪了解,TENWAYS团队在自行车行业沉淀多年,并较早开始了在E-bike领域的探索——不但有自身的技术优势积累,还能从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做本土化渗透。
投资人观点
路威凯腾亚洲管理合伙人陈悦表示:“TENWAYS不仅以消费者需求出发打造了极致体验感的E-bike产品,拥有行业顶尖的供应链资源和品牌构建能力,同时符合全球低碳出行的趋势, 建立了一个强大具有绿色环保理念的品牌。我们非常期待未来与TENWAYS团队的合作,并将全方位帮助品牌实现全球业务增长。”
- 世界今日讯!36氪独家 | E-bike赛道火热,TENWAYS获3亿人民币A轮融资
- 世界今头条!特斯拉「降价」这四年
- 韩国统计厅:韩可能在202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 每日速讯:“帮助运动员站上领奖台,就是最大的成功”(奋斗者正青春)
- 日媒:刷手机视频时间增加,日本儿童越来越胖
- 全球观天下!科技巨头到底能开多少钱?加州工资透明法“逼出”硅谷真实薪水
- 环球热文:创新扶贫模式 改善民众生活(国际视点)
- 天天新动态:CES上的重头戏来了!这些看点别错过
- 【天天速看料】焦雅辉:感染奥密克戎后出现肺炎人群约占8%
- 环球新消息丨十大券商看后市:春季躁动有望继续 当前A股仍处较好布局期
- 今日热议: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诸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实战化演练
- 观热点:20亿!成立半个月 溢价74%入主这家公司!
- 天天时讯:新股提示:九州一轨今日申购
- 全球即时:安信证券给予梅花生物买入评级 白城新产能有效释放 规模效应有望加强
- 环球速递!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 新冠药市场格局怎么变?
- 每日快看:广发证券:保险负债端和资产端有望双双改善
- 麦卡锡几经妥协终获“惨胜”,美媒:众议院闹剧恐引发更大危机
- 环球今头条!美国总统拜登抵达美墨边境 大量抗议者聚集
- 目标直通巴黎!首支霹雳舞中国国家队名单出炉
- 巴西总统卢拉谴责冲击国会事件 签署法令加强首都安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