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全球资讯:视频号的本土化大实验 2023-03-15 10:45:27  来源:36氪

亿邦动力讯,腾讯正在一部分用户之间测试微信视频号新功能“圈子”。“圈子”位于视频号首页,与“朋友”“推荐”并列为三大竖列,由原来的“关注”升级而来。据了解,圈子升级后,包含“关注”和兴趣标签的导航Tab,视频内容呈现由单列改成双列,浏览方式从上下滑动改成退出点击查看。

从实际来看,升级后的“圈子”将不再只包含个人关注的内容,还将包括个性化推荐的兴趣标签下的内容。简言之,升级后的“圈子”相较于原来的“关注”将具有更多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关注+推荐”的模式。

不过,“圈子”中的兴趣推荐相较于仍旧存在的“推荐”进行了标签式的分类,有助于个人进行更加有目标性的内容浏览。对应的,内容创作者也将得到进一步细分,其可以依据标签找到自己的定位并生产对应的内容。


【资料图】

由此来看,其一而言,习惯停留在“关注”这一栏的用户因为升级后的“圈子”增加的兴趣推荐内容,将有可能浏览更多的内容,并将对应的创作者转化为个人“关注”等内容。

形象地来说,升级后的“圈子”是一个开放式的院子,已经被关注的内容被用篱笆圈住,这是属于个体自己的私域空间,但这个篱笆还有着缺口,并且篱笆外景色很好,假如个体感兴趣,他可以轻松的扩宽自己的篱笆,扩大自己的私域空间。

简言之,“圈子”可以为创作者带来更多的用户。兴趣标签的分类将使得内容除了在“推荐”这个大池子里出现以外,还将在“圈子”的小池子里出现,这将有助提高内容的利用效率。

但弊端在于,“关注”栏内容不再纯粹,或许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其二而言,设置兴趣标签本质上是设置了一个小圈子——通过兴趣标签,将不同的内容划分到不同的小池子里,相同的用户同时也相聚到不同的池子里。简言之,兴趣标签起到了一个聚合作用,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精准聚合,帮助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更好地找到用户。

对于商业化而言,依靠兴趣聚集起来的圈子意味着兴趣相同的精准用户,通过怎样的内容形式、进行怎样的广告投放、选择哪些商品投放,都将有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说,这些圈子意味着某类特定用户的画像。

同时,作为有种打造“私域+公域”模式的视频号而言,升级而来的“圈子”便是“私域+公域”兼容的良好模式。

其三而言,双列瀑布流的界面设计现在主流的平台主要是小红书,双列瀑布流意味着一个界面有足够丰富的内容,有足够的内容容错率——简言之,这么多内容,总有一个你喜欢的,总有一个你想点开。

但像抖音而言,其采用单列的呈现方式,一个界面一个内容,假如没有强大的算法,不能快速的匹配到用户的喜好,在连续刷几次之后,用户可能会选择退出。

从这点看,抖音需要更强大的算法和更多更优质的内容支持,但小红书因为高内容容错率,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低些。

视频号正在起步期,基于并不丰富的内容和并不完善的算法机制,采用小红书式的双瀑布流模式显然是有合理的动机的。

视频号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其并不如传统电商和内容电商玩家那般急切,四处抢夺天下。电商是其想要进军但并非需要死磕到底的业务。

不管是抖音快手,还是小红书,其一路走来走过的坑,都将给微信电商的成长之路提供不错的经验和方法。故而我们在微信电商的生态上能够看到许多外界的影子。

比如公众号升级的图文版和当下的“圈子”,具有很浓重的小红书气质。早先的视频号布局中“关注”和“推荐”两栏是抖音快手早期的标配。

但微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就是“朋友赞过”,这是独属于微信熟人生态的独特标签。这也显示了微信电商生态的新可能。

关于微信电商“私域+公域”,“小程序、公众号、企业微信+视频号”的模式,分析已经是不少的了,通过公域和私域的联动,可以释放出微信巨大用户规模的潜力。

但就现在而言,微信的重要一颗棋子视频号仍旧还在持续的发展和建设阶段,如何增加内容,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内容,甚至于更好地把精准的内容分发给用户,以及让商家更好地找寻到目标用户,都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

正是因为还处在探索阶段,视频号正四处学习,本身成了一个持续进行的“试验场”,前辈走过的路,试过的方法都有可能被他拿来验证,以实现某种本土化。

关键词: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