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由于承担了一些特殊的任务,以及需要保证就业岗位等等原因,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保守甚至低效的代名词。而中国汽车产业在燃油车时代曾希望借助“市场换技术”的思路,让国企跟外资进行合作,创立了大量的合资公司。
如今这些合资品牌销量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了大头,为国企提供了很多的利润去支撑自主产品的研发,但自主品牌销量排在前几名的,反而是那些没有合资帮助的民营企业,如比亚迪、吉利、长城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里面的原因我们没必要过多讨论,因为接下来的市场变化,就要逼迫着这些国企“断奶”了。
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是186.35万辆,这个数字虽然在自主品牌中不是最多的,但它的增长,靠的并不是卖出大量的“廉价车型”,反而是在10-30万的价位上,从传统的合资品牌口中抢肉吃。
尤其是日系车中本田和日产被自主品牌挤压到了销量大幅度下滑的程度,这放在2-3年前想都不敢想:
虽然目前合资品牌还不至于有多惨,但它们的销量下滑在未来的几年都会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强势品牌还能通过降价过日子,弱势品牌很有可能就会因此退出中国市场。
比如本田旗下的高端品牌讴歌,以及Stellantis和广汽集团合作的广菲克,都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直接退出了市场。
合资品牌被打击还引发了一个蝴蝶效应——对于手握合资“现金奶牛”的造车国家队而言,它们最大的盈利来源被比亚迪、特斯拉为首的车企挤压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如果它们不能迅速扩大自己旗下的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一旦合资现金奶牛被断奶,整个企业就有迅速衰败的巨大风险。
所以,在自主品牌纷纷开展血腥的价格战时,合资品牌也迎来了一次官方的“救市”——湖北作为汽车生产大省,很果断地对自己境内的品牌进行了大幅度的补贴:例如东风雪铁龙B+级大车c6,财政补贴后的价格仅12万元,和比亚迪的小型电车价格基本持平。
而东风本田更是几乎全部车型,都享受到了地方补贴:
这种力度的补贴到来,虽然和国家之前提出的要大力促进新能源车消费的目标不太一致,但其中的核心逻辑却得到了印证——未来汽车产业要逐渐取代房地产的地位。这一轮虽然补贴的不是新能源,但通过大规模的补贴,很大程度上可以迅速帮湖北的汽车工厂快速清空滞销的老燃油车库存,保住汽车市场的消费,从而让本地的经济发展不至于受到太多影响。
但这种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对于造车“国家队”而言,它们未来的真正出路,还要看旗下自主品牌的销量。
以2022年的销量来看,造车“国家队”中的情况如下:
上汽:
2022年,上汽自主品牌销售278.5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2.5%,上汽乘用车销量达83.9万辆,创历史新高。上汽新能源汽车热销107.3万辆,同比增长46.5%。海外市场销量达101.7万辆,同比增长45.9%。
一汽:
2022年中国一汽实现整车销量320万辆,海外出口3.58万辆,同比增长49%。一汽-大众累计销售新车182.36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销量104.11万辆,同比增长5.3%,奥迪品牌终端销售63.56万辆(含进口车),捷达品牌终端销售14.69万辆。
——一汽没有直接给旗下自主品牌的销量,但从整体的销量(320万)和一汽大众的销量(182.36万)对比来看,考虑到还有一汽丰田2022年底累计销量达到78.2万辆,这两组数据相加大约是260.56万,可以发现一汽的销量大头仍然是合资品牌车型。
东风: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246.45万辆,其中自主乘用车销量达68.5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达47万辆,同比增长1.6倍。2022年整体出口汽车24万辆,同比增长58%。
广汽:
广汽集团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243.38万辆,同比增长13.5%。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0.95万辆,同比增长116.69%。广汽本田全年累计销量74.18万辆,同比下滑4.93%,其中仅有雅阁一款车型销量保持较好;广汽三菱销量仅3.36万辆,同比下降49.13%,重磅车型欧蓝德销量也持续低迷。2022年,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发展强劲。自主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销量持续走高,全年累计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长125.7%。核心自主汽车品牌广汽传祺稳中求进,全年累计销量36.25万辆,同比增长11.8%。
——广汽也没有直接公布自己旗下自主品牌的销量,我们查询发现广汽丰田2022年全年销量100.68万辆,再加上本田的74.18万辆和三菱的3.36万辆,很明显日系合资品牌总共178.22万辆在广汽整体销量中远超过半壁江山。
长安:
2022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达234.62万辆,同比增长1.98%。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187.46万辆,同比增长6.83%;自主乘用车销量139.04万辆,同比增长15.46%;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98万辆,同比增长48.83%,已连续6年实现出口正增长。在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系合资品牌全年销量超47万辆。
北汽:
2022年,北汽集团全年实现产销145万辆,同比下降15.84%,实现营业收入4507亿元,利润同比增长4.7%,连续两年收获高质量的利润增长。自主乘用车2022年海外业务实现突破,出口1.6万辆,同比大增97.8%。
——北汽没有直接公布旗下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考虑到北京奔驰、奔驰销售产销量为60万辆,再加上28.4万辆北京现代,总计88.4万辆的合资销量也超过了一半的比例。
结论
从旗下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来看,目前造车“国家队”中,做的最好的是长安汽车。
长安最开始依靠的是马自达和福特合资,但随着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合并,长安福特销量越来越低迷,长安也就走上了依靠自主品牌的道路。
虽然长安在造车“国家队”中无论是业绩还是产品都没有太多的亮眼之处,但它作为一家国企,一旦成功走上了依靠自主品牌的造车道路,那么就意味着这家企业跟其他“造车国家队”成员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依靠合资赚钱的车企而言,他们的产品开发思路大多都是把合资车型拿过来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在产品定价和定位上也往往会追求稳定,不亏钱而“随行就市”,这就导致了燃油车时代下造车“国家队”的自主品牌往往掣肘甚多,没有办法去尝试挑战自己的现金奶牛。
而长安汽车之所以能拿出深蓝SL03这种可以跟比亚迪海豹、零跑C01去拼性价比的产品,也是因为失去了合资现金奶牛的长安,可以将自己的全部力量都集中起来做好自家旗下的自主品牌,也正是因为如此,长安旗下的新品牌深蓝就拥有了和造车新势力一样定价思路。
长安之后,还有哪家国企有希望走出来?
首先考虑到丰田、本田和大众在品牌、产品本土化上的强势,一汽(大众、丰田)、上汽(大众)、广汽(丰田、本田)在中短期内都很难迅速转变成一家独立的依靠自主品牌业务的公司,而北汽手握奔驰这个超级现金奶牛,2022年整体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却取得了盈利增加的结果,北汽没有太多的动力去进行这种彻头彻尾的转向。
所以第二个走出来的国企,极有可能是在合资领域越来越弱势的东风汽车。
关键词:
- 国企造车=保守落后?你绝对想不到第一个走出来的是谁
- 【全球聚看点】新晋网红智能晾衣机:理想很美好,实用性一团糟?
- 世界热门:谁会是小红书下一个“董洁”
- 世界快讯:企业年会条幅标语大全_年会条幅标语
- 股票私募也卷起来了!百亿私募开打价格战 只收千分之五管理费 后市怎么看?
- 天天最资讯丨跌跌不休!“白色石油”打响30万元保卫战!产能过剩将至?来看解读
- 每日热讯!机票直冲4000 菜单贴满“补丁” 物价狂飙!泰国已经贵到去不起了吗?
- 民生证券与三六零周鸿祎谈ChatGPT引关注,路演平台一度宕机
- 天天观速讯丨祥明智能:公司离心风机可用于储能和风电领域 目前已批量供货
- 游戏股集体走强 医药股持续走弱
- 天天新消息丨重庆居民“分时电价”要来了!“套餐”自选
- 信息:瑞士政府 “亲自上阵” 瑞银30亿元瑞郎拿下瑞信
- 头条焦点:拍电影英文(拍电影怎么翻译成英文?)
- 世界头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甩开膀子加油干】阿拉善高新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全链条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 新动态:内蒙古在北方农牧交错区旱作种植技术与模式上取得新突破
- 热消息:京蒙教育深度协作新模式开启
- 3月20日至26日北京石景山区文化中心活动汇总
- 当前时讯:2023最新版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图下载入口
- 环球观焦点:成都生育津贴是怎么发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