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数人仍有可能再次被奥密克戎的变异亚型感染。”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对国内外奥密克戎疫情的观察可以得出结论,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发生变异,且有较强免疫逃逸能力。
(资料图片)
过去几天,北方感染高峰正在到来,也有不少人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并康复。由于奥密克戎表现出了超过以往致病病原体的强传播力,每个人都有可能与它打一场遭遇战。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做足应对准备,张伯礼院士给出提醒。
警惕奥密克戎的多个亚型
“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具有多个亚型。”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因而人体对奥密克戎不同亚型难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
多国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此前有媒体报道,多国出现奥密克戎的新亚型。除了当前在我国传播广泛的BA.5.2和BF.7以外,其他国家的主流亚型还包括BQ.1、BQ.1.1、BXX等。
因预测新冠病毒变异趋势而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北京大学副研究员曹云龙此前曾在学术报告中援引以色列的统计数据时表示,BQ.1.1和XBB流行使得当地再次感染率从20%上升到35%。
尽管不少人认为,感染过新冠病毒之后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张伯礼院士提醒,病毒的变异将使因感染不同亚型而产生的中和抗体特异性降低,抗体拦截变异新亚型的能力将有所下降。
“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数人有可能再次被变异亚型感染。”张伯礼提醒,因此对于新冠康复者来说,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仍旧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才能有效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转阴后仍有症状,怎么办?
近一周来新冠感染人数明显增多,根据当前的临床经验来看,大多数感染者病程7天左右,如有发热症状大多3天后恢复,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
但在核酸或抗原检测转阴后,仍有部分患者还存在咳嗽、咽痛、乏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怎么办?
“我们在武汉抗疫阶段发现有些新冠感染者康复后仍有部分症状,但随着病毒致病力的减弱,奥密克戎感染者在核酸转阴后仍有症状的发生概率较低,症状也较轻,也更容易恢复。”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三年来的诊疗经验表明,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传统功法等,能够促进患者愈后,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能促进治愈者的身心恢复到较好的状态。
对于仍有轻微症状的康复者,张伯礼建议,核酸转阴2天后,体温保持正常,其余症状明显减轻后再恢复工作、学习。高龄、有基础病的患者可以多休息几天。实在感觉不舒服还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中成药。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才康复不久的感染者,张伯礼同时提醒,中医讲“瘥(音chi)后防复”,就是说疾病刚刚治愈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仍比较虚弱,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个时候也要注意病后的调理,一方面巩固疗效,另一方面也是防止疾病复发。
复阳是怎么回事?有传染性吗?
需要说明的是,复阳和再感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感染者在同一感染周期中两次出现阳性结果,而后者是感染者经历了不同的感染周期。
张伯礼对复阳的原因给出两种可能的解释:一个原因可能是抗原检测给出了假阴性的结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痰栓带出的病毒片段,呈现了阳性结果。
“抗原检测的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一般要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张伯礼解释,感染病程后期由于病毒载量变低,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因此一般建议连续两天自测抗原,或者以核酸检测作为判断标准。
“在排除误诊和假阳性等原因之外,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与患者痰比较黏稠有关。”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粘稠形成痰栓,痰栓里包裹了病毒,康复者在后续的肺修复过程中排出痰栓时带出了病毒。此时造成阳性的是病毒核酸碎片,也无法培养出活病毒。
张伯礼强调,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复阳,经临床观察证实复阳病例均没有发生再传染给他人的现象。
- 每日快讯!张伯礼:警惕奥密克戎的不断变异,避免再感染
- 焦点热门:天蓝色配什么颜色(浅蓝色的牛仔裤搭配什么颜色的上衣好看)
- 全球简讯:怎么在家种蘑菇(最容易种植蘑菇类,动手就能实现平菇自由)
- 天天快消息!倍轻松:聘任汤泽芬女士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 注意!新莱应材:股东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 环球最新:中国铁建4家子公司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减少公司带息负债
- 天天速看:豪尔赛:拟向一道新能源增资5000万元
- 头条:1月底恢复至疫情前88%!民航局制定恢复国内航空市场三阶段目标
- 专家建议:冬季进补,进食牛羊肉增强免疫力
- 各位宝爸宝妈看这里!伊利金领冠罐内码活动惊喜多多速来码住!
- 全力以赴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 当前观点:光明区宏发天汇城一期、宏发上域等小区公租房集中续约指南2022
- 【独家】十五连胜!长十一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一号卫星
- 天天速看:中联重科攻克智能化成套关键技术,绿色智慧工地“长”这样
- 天天观察: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
- 环球新资讯:【央广时评】疫情防控新阶段 重点人群要重点防护
- 大家一起“阳”不可取!钟南山给出6个最新判断
- 快资讯:什么情况下建议去医院就诊——专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
- 动态:日本新修订的三份安保文件遭多方质疑和反对
- 漫评美《通胀削减法案》:欧洲盟友“很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