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超配”中国资产成为不少外资的一致选择。
进入2023年,A股行情逐渐走强,市场强势的背后是资金的持续流入。近期,外资不断流入中国资产ETF,海外多只相关ETF均创下规模新高。
“超配”中国资产成为不少外资的选择。近日,在瑞信2023年度策略报告中,瑞信中国证券研究主管黄翔(Edmond Huang)认为,目前A股正处于多年以来的底部,预计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2023年均存在20%以上的上涨空间。
“我们看到2022年中国股票市场几乎所有板块都遭遇过被大幅抛售的情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22年初至10月底:投资者持续担心新冠疫情反弹、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外部货币政策收紧,股市表现因此受到较大影响。截至2022年10月底,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42.3%、37.2%、29%,表现差于标普500指数(同期下跌18.8%)。进入11月后,多个政策拐点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12月19日,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跌幅分别收窄至23.3%、17.3%、21.2%。”瑞信中国证券研究团队表示。
瑞信认为,从估值的角度看,2022年发生大幅调整之后,中国个股估值已经回撤到2006年以来的低位。MSCI中国指数当前对应1.2倍12个月动态市净率,为2006年以来第二低位,仅稍高于2015年10月创下的历史低位。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下降至10.5倍,为2015年以来相对较低水平。
10月底恒生指数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净率为0.79倍,接近2006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为7.54倍,亦处于较低水平;经过11月反弹后,当前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净率/市盈率已分别升至0.99倍和9.35倍。目前沪深300指数对应1.56倍的12个月动态市净率,远低于2.0倍的历史均值;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为11.63倍,也低于历史均值(注:当前估值倍数均基于2022年12月19日数据 )。
瑞信表示,展望未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2023年市场前景整体向好,当前市场反弹已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预期。因此,投资者可能会转而关注防疫措施优化后的复苏进程,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来评估近期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看好那些有望受益于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行业,同时也高度关注防疫措施优化效应消退之后的政策接力情况。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 天天实时:瑞信:预计今年恒生指数、沪深300等均存在20%以上上涨空间
- 港媒:李家超到达落马洲支线管制站,视察首日“通关”情况
- 全球观速讯丨英国罢工持续 铁路交通受阻严重
- 每日动态!学者发现2.52亿年前陆地生物大灭绝元凶
- 每日信息:今起这些变化与你有关!
- 焦点速递!五万年一遇!这颗彗星即将掠过地球上空
- “国补”退出 新能源车企们“贴身”肉搏 小米却在谋现金流的好生意
- 每日快看:不能大幅跑赢基准 公司就正式关门!昔日股评界“李佳琦”底气何在?
- 多地购物卡使用受限 家乐福还有生机吗
- 世界视点!下周关注丨12月CPI、PPI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 每日消息!《数据要素白皮书(2022年)》发布 流通赋能是数据要素价值飞跃的关键
- 京东健康携手硕腾在宠物疫苗、药品领域开启全面合作
- 当前热议!A股新年首周“开门红” 核心资产获青睐
- 【“猫冬”变“忙冬”】京蒙协作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落户太旗
- 焦点速递!报告显示:我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应加快相关标准制定
- 全球微速讯:成德眉资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启动仪式举行
- 五个国家级科创平台落户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
- 9日最高气温升至16℃ 出行注意局地有雾
- 天天视讯!多地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
- 前沿资讯!成都金沙国际音乐厅焕新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