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行·内蒙古篇②】
秋分过后,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稻香氤氲。一串串被饱满籽粒压弯腰的稻穗,“眉眼”间写满丰收的喜悦,笑盈盈地和记者打着招呼。
遍野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着实叫人心生欢喜。不过,记者眼中的“丰”景魏建明早就习以为常且无暇欣赏。作为扎赉特旗魏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魏建明正“开心地忙着”呢:张罗收割、收购、加工……别看这个1985年出生的小伙子年纪不大,肩上的担子可不轻——除了公司的8000多亩水稻,他还和200多户农户签订了25000亩的水稻订单。
【资料图】
25000亩,不是小数目。
“没啥!大伙儿种完我来收而已。”小伙子倒是谦虚。
“哟,可不是‘没啥’!我们现在种稻省心多了,不用考虑选种、卖粮,满心想着把水稻种好就成。而且他收一斤稻子起码比外面高1毛钱,一亩地至少差100块钱左右。我家350亩水稻,多挣不少钱呢!”和魏建明签了十多年订单合同的张永来大哥忍不住开口说。
说话间隙,魏建明厂里的一沓材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每张纸上都是卫星视角下的稻田照,线条圈出的地块旁标注了长度数据。抽出其中一张,只见被圈出的地块里写着“王福权订单”,左下角写有“测量面积94.03亩”。
看记者满脸疑惑,魏建明解释:“这是之前去田检时的记录单。每年八月中下旬,我都会带十多个人去地里田检,15天左右转完25000亩地,主要看抽穗后的水稻品种纯度,低于95%的就不行。大伙儿的水稻都是我统一供种,每个种子都能追本溯源的。咱兴安盟气候好,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最大的体会就是稻子的品质最重要,要从源头把好关。”种水稻,魏建明可是“老把式”了。
北纬46度,是兴安盟的坐标,也是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大名鼎鼎的黑龙江五常稻米产区,是北纬45度。不过,虽然“出身”不俗,但2017年以前,兴安盟大米并不为人熟知。一手提着大米、一手拎着煮饭锅找客户的魏建明没少受挫。
那是六年前去上海卖米时的情形。“人家一听,都说你们内蒙古人骑马、吃肉、喝奶,还吃大米?”魏建明抬高了音调,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当时真是憋了一肚子气,但除了让人尝咱的大米也没别的招儿,谁让兴安盟大米没名气呢。”
没名气?那就闯出名气!
2017年以来,兴安盟委、行署加快推动产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品牌标准体系认证,拓展销售渠道,全力打造“兴安盟大米”品牌。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魏建明越来越“慧”种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摄像头、传感器遍布田间;京蒙扶贫协作展开,魏建明的店开到了北京:“我们在新发地的门店提供24小时配送服务”,平淡的语气里,记者分明听出了自豪。
正聊着,魏建明的电话响了,原来是新疆阿克苏的经销商定了6万多斤大米,来电和他商定打款的事。
“生意不错嘛,摊子都铺到新疆了!”
“广着呢!扎旗的稻香早就飘出兴安盟了!”魏建明笑了。
现在,魏佳米业年销售大米1.5万吨,带动周边780多户农户种植水稻,而整个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受益农户达800余户,户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走出工厂,加工机器的轰鸣声仍在耳畔作响,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醉人的空气里,是稻香,是希望。
(本报记者 陈晨)
- 扎赉特旗——【草原牧区行·内蒙古篇②】好味“稻”飘出兴安盟
- 环球观点:【共绘同心圆 同筑中国梦】她的酥油口红“火”了
- 环球播报:图文丨风雨中坚守——他们撑起一把“防疫伞”
- 相当于植树1900万棵!我国钢铁行业首个碳减排项目在包钢启动
- 【环球聚看点】包头、鄂尔多斯……内蒙古的这些制造亮相进博会
- 晨光生物:公司产品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模式
- 卡塔尔世界杯 巨大财富打造的足坛盛会!中国企业这样“淘金”!
- 2022中国VR50强出炉 6粤企上榜!28家营收破亿
- 天天热讯:提升货运飞船保障能力!3分钟了解最短交会对接全过程
- 迭代衍生 长征七号火箭能力越来越强
- 我的故事|北京“爷们儿”马布里
- 遇见巴厘岛|总台记者探访:当中国元素遇见印尼国服
- 巴基斯坦卫生部长高度评价中国(广西)援巴抗洪医疗卫生专家组
- 厦门舰回怼台湾马公舰:你所谓24海里线不存在
- 天天观察:冷空气影响中东部 东北地区有强降雪
- 广州海珠疫情实时传播指数下降 但处高位平台期
- 每日快讯!未来十天有两次降雨过程 有利干旱缓解
- 垮塌式降温 最高气温将下降15℃左右
- 热门看点:宣讲进工地 项目添动力——省国资委系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现场会侧记
- 当前快报:上海财经大学富国ESG研究院成立 校企联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