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二姑爹、大舅,我又来看你们了……”11月25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86岁的幸存者马庭宝一边寻找着“哭墙”上亲人的姓名,一边诉说着思念。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寻找“哭墙”上亲人的姓名。新华社记者蒋芳 摄
【资料图】
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11月25日正式启动,遗属们通过献花、敬香等形式,祭奠在85年前遇难的亲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以及部分遗属代表参加了当日活动。
94岁高龄的艾义英在那场浩劫中失去了6位亲人。老人站在“哭墙”前陷入了回忆:“那天来了一批日本兵,要带走我爸爸。我还记得当时我拉着他问什么时候回来,爸爸说不久就回来。结果这一去,他再也没能回来。”
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正式上岗,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是其中之一。“这些年我一直陪着母亲参加各种纪念活动,2014年还陪她去日本参加证言集会。母亲很坚强,她能当着日本人的面揭露历史事实,但只要提起这段亲人遇害的经历,她就会泪流满面。”黄兴华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在儿子黄兴华的陪同下参加家祭活动。新华社记者蒋芳 摄
面向“哭墙”,人们鞠躬、献花、敬香、默哀。被民间称作“哭墙”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上,共铭刻了10665个死难者姓名。85年前,他们也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85年后,战争的硝烟远去,历史的见证者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减少。2022年以来,又有6位幸存者相继离世,分别是祝再强、濮业良、王素明、王恒、巫吉英、余昌祥。截至目前,由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55位,平均年龄超过92岁。
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11月25日正式启动。新华社记者蒋芳 摄
常小梅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之一。近年来,她除了经常陪着父亲参加各种证言活动,还写作并出版了中、日、英文版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
“今天到这里,既是要悼念家中不幸遇害的祖辈,也要祭奠千千万万的同胞。作为幸存者后代和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我们担负着更重的使命和责任,要把历史真相永远传递下去。”常小梅说。(记者蒋芳、林凯)
- 焦点滚动:新华全媒+|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启动 在世幸存者仅剩55人
- 国家卫健委:11月25日新增本土“3405+31504”
- 百度爱采购轻松实现中小企业低成本转型,链接行业上下游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多客户
- 湖湘自然历丨草蕈常珍⑩被称作“天花”的蘑菇,居然是这样的
- 今头条!每月平均欠款2500元,年轻人说好的理性消费呢?
- 全球快资讯丨快讯丨大雾!湖南14条高速通行受影响,75个收费站临时管制
- 环球快讯:【一图读懂】历次降准对黑色商品影响几何?
- 央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 释放资金5000亿
- 梦洁股份董事长等5人被立案调查 家纺帝国一朝“塌方”
- 世界关注:铭普光磁:未来几年公司会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投入
- 复爱合缘发布《白皮书》 超7成单身人群尝试“新型恋爱关系”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 其中呼和浩特市94例
- 环球实时:1-10月内蒙古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55.2%
- 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 报道:谁是杨南生?
- 【当前独家】寒潮蓝色预警!寒潮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 乌鲁木齐通报“11·24”火灾救援过程
- 天天微头条丨乌鲁木齐深夜通报“11·24”火灾 回应相关疑问
- 世界焦点!斯诺威矿业二度拍卖,22分钟达到4亿封顶价;国家能源局:推动储能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电力现货交易 | 36氪新能源日报1125
- 瑞幸难超, 更难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