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1月26日电(记者陈杰 王艳)初冬的高原草木渐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的一处种植园却绿意盎然。眼下,大棚中挂满枝条的火龙果进入采摘期,白恒玮头顶草帽,穿行田垄间,剪果、装筐,忙碌不停。
(资料图)
2019年,白恒玮来到地处黄河上游的尖扎县游玩,这里水源洁净、光热充足,让他萌生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想法。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的温室大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在陕西、山东等地考察新型农业的过程中,白恒玮认为,依托温室大棚和现代科技,在青藏高原种植热带水果并非难以实现。回到尖扎县康杨镇后,他便一口气承包30座大棚,“原来,这片盐碱地因为过度施肥、土壤板结,已经打不出多少粮食。”
通过请教农林专家和种田能手,白恒玮将改良土壤作为首要任务,一遍遍地浇水、翻地松土,再施加有机肥和生物菌等土壤改良剂。“经过一年的改良,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捧一把到手里松开,会像粉末一样散落。”白恒玮认为,果苗要长好,首先要养土,根系在疏松土壤中“呼吸”得更好,才能促进增产。
白恒玮在为火龙果修剪枝条。新华社记者 王艳 摄
闯过土壤修复这一关,又迎来“控温”的考验。现在为做好冬季保温,白恒玮通常要赶在日落前为大棚盖上棉被。而夏季气温过高会烧伤植物,要在棚顶拉遮阳网,及时通风。
不断摸索后,白恒玮培育的火龙果成功挂果,西瓜、无花果等多种水果不仅吸引人们入园采摘,还通过冷链物流销售到北京、天津等地。“由于品质高、原生态,虽然自己的水果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仍然供不应求。”白恒玮说。
今年,白恒玮尝试培育燕窝果等高端水果品种,“结合新型双层搭架技术,亩产有望从目前的2000斤提升一倍。”白恒玮说。
白恒玮在为番石榴疏果,这样可以使留下的果实更好地生长。新华社记者 王艳 摄
随着水果产量不断增加,附近共有30多名村民在白恒玮的种植园务工增收。康杨镇西么拉村村民马赛力麦已在种植园工作3年,不仅买上了电动车,还掌握了栽苗、修枝等种植技术。
农闲之余,白恒玮还会拍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分享务农生活和种植经验。“农业发展要重视农业科技的运用。”白恒玮说,未来打算建成精准控温、自动施肥的智能温室大棚,带动更多群众就业致富。
- 全球视点!我在高原种火龙果——新农人白恒玮的生态农业经
- 天天热点!这个“种子银行”藏着中药存与用的秘密
- 环球观察:北京:优化保供配送人员白名单制度
- 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 科学精准织牢疫情防控网
- 新动态:广州对跨省流动到站旅客开展“落地检”“即采即走”核酸检测服务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启动 在世幸存者仅剩55人
- 中企将改变世界汽车出口格局?日本专家分析三大崛起原因
- 环球快报:“最美退役军人”刘谊:你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有你
- 天天微速讯: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步越来越近
- 每日播报!从跟跑到并跑 中国舰载机十年冲破了什么?
- 讯息:九寨沟初冬“暖”游叠瀑翠海 探童话奇景
- 世界播报:建一项工程,创一件精品!湖南建投集团揽获16项鲁班奖
- 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项目开工 打造国家级北煤南运中转枢纽
- 【全球独家】工程机械新的排放标准实施在即—— 加速切换模式,山河智能“国四”挖掘机上线
- 环球消息!“固收+”策略遭遇滑铁卢 超八成产品年内收益率为负
- 首批77万剂复必泰二价疫苗已运抵香港 12月1日正式开打
- 全球新动态:沙漠里的生命方舟
- 全球滚动:东西问丨意大利汉学家毕罗:《兰亭集序》为何在太空“出圈”?
- 卡塔尔世界杯何以钟情中国新能源客车?
- 日媒: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企“存在感”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