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通辽12月16日消息(记者王秋蕾 见习记者魏全民)“春种夏管秋收冬闲”,这是传统农户常年的生活写照。以前,每到冬季,农户都会闲在家里,经济收入便受到了季节限制。为突破这一限制,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一改之前的闲冬现象,利用温室大棚为当地农户创造出一条致富之路。
建设中的黎明村设施农业示范区(央广网发 王阳 摄)
在奈曼旗八仙筒镇黎明村的田间,农户三三两两一组正在搭建温室大棚,一座座新建的温室大棚接垄连片,昔日的冬闲不复存在,如今的冬忙让整个村子呈现出繁忙热闹的景象。
(资料图)
设施大棚施工现场(央广网发 王阳 摄)
八仙筒镇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东兴说:“新建的这25栋春秋育秧棚总计投入京蒙协作资金255.86万元,占地24624平方米,目前正在施工中,预计12月末完工。2021年村集体经济达24万元,今年将25栋春秋棚对外发包后,每年村集体经济将增收10余万元,带动务工70余人次。”
温室大棚种植户卜范才说:“以前冬天也没活干,收入很低,自从搭建了温室大棚,整个冬天都在忙,收入提高了很多,每年冬季在棚内纯收入就能有1.6万余元。”
村民安装棚架(央广网发 王阳 摄)
据介绍,2022年,奈曼旗八仙筒镇申请京蒙协作资金443.5万元,在古日古勒台嘎查、黎明村、红升村3个嘎查村实施春秋棚建设项目,建设春秋育秧棚39栋,建筑面积共42204平方米。
同样忙碌着搭建大棚的农户不止在八仙筒镇黎明村,在奈曼旗的青龙山镇青龙山村也是如此。掀开大棚门上厚厚的棉帘子,映入眼帘的是大棚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长势喜人,棚内温暖舒适和棚外的寒冷天气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标志着搭建温室大棚带动农户经济收入是成功的举措,是带动奈曼旗乡村振兴前进的一大步。
青龙山村蔬菜大棚里,一颗颗西红柿宛如翡翠般挂在枝头(央广网发 宋小伟 摄)
如今,奈曼旗在冬季搭建温室大棚成功带动农户经济收入的举措,给当地农户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收入,是内蒙古地区冬季中的一个缩影。有句话说得好“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冬季在温室大棚内撒下种子,结出的是“经济之果”,收获的是“乡村振兴的果实”。
记者了解到,今年,奈曼旗青龙山村党支部领办了下洼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845亩土地,建设5栋温室大棚,探索实施统一确定种植种类、统一培训种植技术、统一管理财务收支、统一规划销售市场的“四统一”经营模式,推动设施农业产业化、规范化运营。上半年一茬豆角亩产1500公斤,经营性收入达9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余元,同时,吸纳灵活用工80余人,务工农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
在温暖茄子大棚内,村民正在为茄秧打蔓(央广网发 宋小伟 摄)
奈曼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王景和说:“2022年,奈曼旗结合‘保持粮食作物稳中有增,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工作重点,以提高棚室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科技支撑,推进标准化生产、适度扩大规模等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让大棚经济为乡村振兴赋能。”
目前,奈曼旗设施农业建设总面积达到4801亩,日光温室大棚725栋,面积2555亩,春秋棚1084栋,面积2246亩。
- 时讯:乡村振兴看内蒙古|奈曼旗:冬闲变冬忙,大棚经济带动农户增收
- 环球关注:深圳社保卡补办需要什么材料
- 环球观察:湖南探索“烟叶+N”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擦亮“金叶子”,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 2022啤酒股PK:华润向上,燕京向下
- 【当前独家】便利店的“三大样板”
- 环球视讯!杭州明起医院取消48小时核酸 学生凭抗原可入校
- 【焦点热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10大政策信号
- 环球今亮点!孕妇吃了荠菜饺子怎么办(别人眼中的草,糖友眼中的宝,野菜能治疗糖尿病吗?)
- 今日精选:国元证券新一届领导班子敲定 全力打造一站式、全资产、全周期服务生态
- 天天速递!柚子能吸甲醛吗-怎么样效果最好(洋葱和柚子皮切碎就能除甲醛?这些除甲醛的误区,很多人都不知道)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10大政策信号
- 世界消息!山东路桥:拟认缴出资25亿元参设环渤海投资中心
- 全球观热点:成都大邑家庭医生名单+联系方式
- 世界观点:新冠感染者康复后什么情况下可以返岗?专家解答→
- 全球热头条丨为爱守护
- 全球看热讯:成都单管核酸哪里做?(持续更新)
- 每日资讯:11月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新动能持续成长
- 讯息:来自药剂科专家的新冠治疗用药“避坑”指南
- 【环球新视野】战疫,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 成都线上问诊医院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