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在上海市黄浦区的医务人员关爱驿站,前台工作人员小周正在统计入住医护人员的信息,为配送晚餐做准备。几天来,小周接待了几十位医护人员,“有的人刚来时,发着高烧,走路都是‘飘’的;有的人嗓子已经哑到讲话都很困难,听着很是心疼……”
连日来,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不断增多,医疗机构一线岗位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明显增加,部分医务人员被感染。近日,上海市黄浦区卫健委联合全季酒店推出了上海首个医务人员关爱驿站,为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休养场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的身体状况好多了,预计明后天就可以返岗,很多同事几天没休息了,我要赶紧回去支援他们。”12月26日下午,记者在“驿站”遇见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的医生姚国萍。
12月26日,关爱驿站前台工作人员为新入住的医务人员提供门卡和生活用品。(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姚国萍说,12月22日通过抗原检测发现自己“阳”之前,已经连续工作了很多天。“我所在的骨伤科门诊每天接诊50到60位病人,每天都有同事因感染‘倒下’,科室人手严重不足,工作强度大了很多。”
出于对患者健康和对后续工作安排的考量,姚国萍被科室安排休息。为了不给家人增添负担,姚国萍申请住进了“驿站”。
12月26日,送餐员在医务人员关爱驿站送餐。(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这里各个细节都有考虑到,包括生活用纸、抗原试剂、一日三餐等。工作人员每天把饭菜送到门口,营养搭配也很科学。”姚国萍表示,通过几天的恢复,自己的症状已经缓解很多。
同样来自九院黄浦分院的还有护士陈梦。作为院内24小时核酸采样站的工作人员,近两年,陈梦长时间处于“三班倒”的工作状态。陈梦告诉记者,家里两位老人年龄都很大,伴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之前也考虑过如果自己出现症状后该怎么办,“这次区里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休养场所,消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12月26日,医务人员在关爱驿站大厅休息。(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临近晚餐时间,记者遇见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的医生汪溯洁。汪医生表示,家中三代同堂而居,爱人也是一线医生,为了保护老人和孩子,爱人目前住在医院,自己在发现症状严重后,便选择来“驿站”休息。
据黄浦区卫健委副主任李伟介绍,目前,黄浦区卫健委已经专门组建了关爱工作专班,与驿站的服务团队共同做好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专班还联合区精神卫生中心、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开设了“心理关爱热线”和“医疗保障热线”,为入住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采访将结束时,姚国萍向记者展示了一些“老朋友”刚发来的信息:“姚医生,听说您‘阳’了,症状严重吗”“姚医生早日康复,咱们复查时见”……姚国萍说,自己在岗位上服务患者近二十年,之前支援过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跟很多患者成了朋友。“看到这么多人还在惦记着我们,感到很欣慰,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才更有勇气和定力面对接下来的战斗。”(记者袁全、王翔)
- 环球新消息丨一线直击:上海首个医务人员关爱驿站
- 今日热搜:新华全媒+|浙江:织密基层服务网格 缓解群众用药就医难
- 世界热消息: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江西定南:融入大湾区 老区小县谋划新跨越
- 32个县市区出现雨夹雪或雪,今天湘西仍有大雪
- 世界百事通!云上护“蔚”|敢于亮剑,守护蔚蓝网络空间
- 全球速递!少女手机中的“工作群”有猫腻
- 全球快播:韩前总统李明博获特赦 和朴槿惠一样仅可享警卫礼遇
- 全球动态:捏造借款凭证提起虚假诉讼
- 微信系统维护不能换头像怎么回事?微信不能换头像的原因
- 每日热闻!俄外交部:俄将继续对伙伴国家严格履行武器供应义务
- 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完善虚假诉讼认定规则
- 全球热头条丨日媒:岸田文雄将于1月13日在白宫与拜登会面,讨论日本国家安保战略
- 旅游业奏响复苏强音 明年“五一”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 世界快消息!日媒:海自泄密事件涉及美国提供的情报,招致美方批评
- 【世界播资讯】被害人误入传销窝点致残 检察官打击犯罪与暖心救助同推进
- 世界最资讯丨日媒:日本考虑在春季将新冠降至流感等级
- 世界球精选!央行最新调查!61.8%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 仅14.7%偏爱股票投资
- 焦点热议:突发!特斯拉又崩了:一夜暴跌3000亿!黄金瞬间飙升 什么信号?
- 焦点快看:预见2023:请收下这份全球资产投资指南
- 实用!5个新冠热点进阶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