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日前,“2022除夕不是年三十”登上热搜。对此,民俗学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腊月是有29天,这是一个历法上的概念。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相关资料图)
关于除夕,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如下: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这里,“除”有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王娟解释,中国古代的历法,主要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来计算的。其中,月亮的阴晴圆缺比较好观测,圆缺变化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一般来讲,一个月大概是29.5天。
但是,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就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是朔日,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需要通过科学推算加以确定。
“而除夕的时间呢,指的是农历每一年的最后一天,不是指腊月三十。所以,按历法计算,今年腊月是小月,有29天,那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没有‘年三十’。”王娟说。
不过,人们对除夕消息的关注,也源自对它的重视。除夕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在民间传说中,它的由来与“年兽”有关。每到农历年最后一天的午夜,年兽会进攻村子。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教会大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此驱赶年兽,由此演变为“除夕”。
当除夕来临,许多人家会早早起来,在大门口贴上春联。春联也叫春贴、桃符等等,抒发对新年的期盼。
据说,过年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变得既精美又富有艺术感。按使用场所分类,春联又可分为框对、春条、斗方等。
过年时,人们在屋门、墙壁等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时也会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气倒(到)了”。它也可以制作成各种精致图案,有寿星、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等。
在各项年俗中,年夜饭是重头戏:白天,人们就开始准备做年夜饭的食材。
热菜、凉菜、美酒……吃年夜饭,是过节气氛最热闹的时候。桌上的菜品很丰盛,有的会有火锅,象征着红红火火;或者有鱼,寓意“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在王娟看来,年夜饭吃什么、怎么做,其实都是表达感恩之情、表达对好运的期盼。(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全球新要闻】除夕的由来(2022除夕为啥不是年三十?二十九放炮还能吓跑年兽吗?)
- 世界速讯:光力科技:子公司以色列ADT是全球第三大划片机供应商
- 新闻观察:中国春节“开门红”
- 2023年北京故宫教师免费日需要带证件吗?
- 热文:2023年北京故宫学生免费吗?附门票预约入口
- 每日消息!追光丨教你几招,节后让“小神兽”动起来
- 头条焦点:2023年北京故宫门票大学生有优惠吗?
- 全球播报:东西问·解码兔年丨高巍:庙会何以成为多元文明融会的民间嘉年华?
- 百事通!美国田纳西州警察暴力执法事件持续发酵 又有两名涉事警察被停职调查
- 全球讯息:埃及对东耶路撒冷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 并警告局势升级的危险
- 日本电通公司承认在东京奥运会测试赛招标中存在串标行为
- 天天观察:俄媒:美国新任驻俄大使将与俄副外长会面
- 定了!22字发朋友圈 证监局罚单来了
- 携手天柱兔圆圆,共度欢乐团圆年
- “守艺·匠心”成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季火热持续中
- 开工有我,劳保会2023整装出发正当时!
- 天美生物科技 “肠道+” 打造全方位健康解决方案
- 焦点速递!山西太原文旅市场强势回暖 多个景区旅游人次收入双增长
- 最新消息:总投资883.94亿元 周口市新开工93个重大项目
- 环球快资讯:宇晶股份:公司目前尚未布局钙钛矿电池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