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80后”台湾青年黄瓈莹的父亲,是早年间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热潮,跨越海峡、扎根长三角创业的老台商。由于家族房地产事业接班需要,2012年,黄瓈莹辞去在泰国清迈山区当华语老师的工作来到南京,与父亲共同“操持家业”。
【解说】近日,中新社记者在南京江宁遇见“台二代”黄瓈莹时,她正忙着和客户介绍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的妙招。一件件看似普通的运动服,竟是由旧塑料瓶等废弃垃圾制成。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资料图)
这件衣服,你看这个吊牌,如果是有这种吊牌的,那它就是用可回收的东西制成的。很多人都会觉得,用回收的塑料瓶制成的衣服会不会舒适感不好?穿起来不舒服?不会,所以我们才把这个展示在这里。
平常我们回收的塑料瓶,会被洗干净变成片,之后会有这个颗粒,弄成颗粒,最后变成丝,最后卷成这样子,那这样子,最后就可以制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衣服。
【解说】早年间,黄瓈莹父亲来到南京创立了房地产公司,现在,黄瓈莹接班后,将目光转向环保和公益。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我们开发了这个楼盘,目前我把它拨一块出来推广这种生活理念,爱护地球、爱护环保、爱自己。因为我们目前是开发的最后一期了,这一期结束之后,我们基本上就会以社会型企业(为转型方向)。顾名思义,我的企业大部分盈利,扣掉人事成本等,我大部分的盈利都投入到社会公益上。那社会公益主要是有两块,一块就是做环保,垃圾分类的推广,另外一块就是做低保户、无保户、感恩户的访视和关怀。
【解说】在南京生活的闲暇之余,黄瓈莹时常会约上三五好友,登山捡拾垃圾,访视和关怀困难人员。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现在我们就跟西善桥(街道)有一个项目,主要就是陪伴单亲、隔代教养的孩子。目前预计会是每个月两次,大概两三个小时去陪伴孩子。
【解说】黄瓈莹还在江宁横溪建设了一个农场,为大陆和台湾朋友提供亲近大自然的休憩之处。她也积极在这里策划亲子活动,做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我们那个园区可以看到白鹭鸶、刺猬、野兔,春天到了的时候还有很多野果,我们都跟小孩说,你去“寻宝”。我们当时做了一个活动是两个“寻宝”,一个是捡垃圾,捡垃圾也是帮土地清理,再来就是“寻宝”,寻可以吃的野果的宝。
【解说】在南京生活十余年,黄瓈莹见证了南京的飞速发展。她表示,南京就像她的第二个家,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和谐亲切。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我其实非常喜欢南京,因为本身我就是一个喜欢有历史的城市(的人),(南京)一些著名的景点,有很多对台胞都非常友好,牛首山、大报恩寺,拿台胞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是免费的,我很多台湾朋友来,我都带他们去。我就常跟人家说,南京其实对我来说就像家一样,我其实每次(出差回来)只要到禄口机场或者到南京南站,我就觉得我到家了,在这边住十年其实是有感情的。
【解说】回顾在南京的时光,黄瓈莹表示,她很感恩这段经历,让她收获了成长。她也建议台湾青年,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不同的风景和人生。
张传明 江苏南京报道
关键词:
- 全球简讯:【情牵两岸】“台二代”黄瓈莹:见证南京飞速发展 热心环保与公益
- 湖南农行与高桥市场实现采购贸易专线直连
- 环球今亮点!老百姓大药房又有大动作!
- 电力护航茶飘香
- 机械化助力!春耕生产按下“快进键”
- 点赞!这座世界级大桥施工取得关键性突破
- 世界最资讯丨“云聘会”引人关注 新媒体为招工用工搭建实用高效平台
- 每日快播:打造“互联网+就业”新模式 多方协同提高直播带岗服务品质
- 世界热议:西藏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藏医药服务体系
- 当前视讯!“中国牡丹之都”千余种牡丹竞相开放
- 世界快资讯:161.2万标箱 北部湾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7%
- 每日关注!北京银行与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春蚕到死丝方尽打一成语(春蚕到死丝方尽打一成语)
- 天天资讯:沈阳大东区2023年社区工作者招录公告
- 环球微动态丨北交所:已初步形成全链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市场体系
- 天天要闻: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一季度通行中欧班列1833列
- 什么样的恋人适合结婚?世纪佳缘资深红娘这样说
- 焦点消息!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839亿美元 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 完善急救教育育人体系 教育部开展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
- 全球热议:紧抓关键期 加力促匹配 ——多地多渠道拓岗位稳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