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把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拓展有效投资空间,这不仅是立足当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着眼长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拿出切实举措,一批稳投资、惠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提速。
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特别是对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来说,保持有效投资量的合理增长是“稳”的必要保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是“进”的重要支撑。只有始终牢牢抓住有效投资这个“牛鼻子”,着眼于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才能不断释放中国经济的发展潜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企稳向好势头,我们要抓住经济加速恢复的宝贵窗口期,在“优”“活”“足”3个字上下功夫,精准发力、深耕厚植,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重在聚焦“有效”这个核心,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迈出更新更快的步伐。
要把握好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投资之“效”取决于资金投向。扩大有效投资,一方面要补短板、强弱项,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因此,应把资金更多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基建领域,投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带动作用,激活民间投资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盘活社会资本,使其成为注入有效投资“一池春水”的重要源流,重点在于稳预期、强信心、优环境,既要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还要完善民间投资回报机制和地方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依法保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成本。
要运用好各种金融支持工具,满足项目融资需求。优质项目是有效投资的主要载体,为优质项目提供充足要素保障特别是资金支持,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必要措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两批次资金已投放完毕,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有力补充了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新的一年,要积极探索重点项目投融资模式,拓宽、整合资金来源,尤其是要统筹利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保障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助力形成有效投资的良性循环。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毛同辉 中国经济网供稿)
关键词:
- 热讯: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 当前速看:北京小客车摇号官网入口 | 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官网
- 环球观察:今日辟谣(2023年4月10日)
- 环球观察:航空领域,中法携手大有可为
- 核心观 | 巴西学者:中巴元首会晤将双边关系推向新高度
- 【速看料】多地特色作物陆续成熟 特色种植让群众增收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圆满收官
- “乾动2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投放下水 一年可养殖大黄鱼约200吨
- 环球今日报丨共赴玫瑰文化之约 “花样”产业推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 要闻速递:德国“美眉”看贵阳——乐爽花溪
- 世界资讯:抓好春耕春管 打好丰收基础
- 全球观热点:中国走向复苏与韧性之路
- 多省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原因何在 是“降息”信号吗
- 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再次考察调研中洋鱼天下
- 世界热头条丨鸵鸟跑到鸡舍里,“油香”飘出玉皇庙
- 每日热门:天津出台9方面措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 全球快看点丨比特币价格涨破3万美元,24小时涨幅超5%
- 环球最资讯丨券商股走强,多只相关ETF涨超1%
- 嵌入产业招商、提升智税服务,南沙税务推出2023年“南税春风惠民利企10条”
- 全球观速讯丨国家统计局: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 环比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