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盖一盖,增收几百块。”这是挂在庄户人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地膜覆盖技术有显著的节水和增产效果,可谓是带来了农业上的“白色革命”。
然而,随着地膜覆盖技术大规模应用,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残膜得不到及时回收和难以降解,长期滞留在耕地中,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同时,农用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相关资料图)
农用残膜如何回收?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高强度地膜怎样推广?在“白色革命”和“白色污染”之间,内蒙古努力寻找平衡点,有条不紊开展农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不断解决传统地膜回收难、替代成本高的问题。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也是回收农用残膜和科学使用农膜的关键时期。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张铁营子村村民姬飞林的田地里,一台新型秸秆还田与残膜回收打包联合作业机正来回穿梭,同时,另一台传统地膜回收机也在进行着地膜回收作业。两台机器的回收效果对比明显:新型联合作业机地膜收净率更高,膜杂分离效果也比较好。
由于早些年“车搂人捡”的地膜回收方式费时费力,回收成本高,所以农民回收废膜的积极性不太高。有时为了抢农时,农民直接将残余地膜翻入土壤中,造成地膜残留。
新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为农用残膜回收提供了基础,提高了广大种植户回收废膜的积极性。同时,达拉特旗针对加厚高强度地膜保温、保墒、除草效果好,使用后易于回收的优势,对去年推广应用的3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给予30元/亩的补贴,鼓励广大种植户积极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今年,该旗计划完成25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试点推广任务。
2017年至2022年,我区先后实施国家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项目、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累计争取国家投资7.2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合作社共计176家,回收网点1100余个,回收机械1700余台(套),回收废旧地膜9.2万吨。
三月,气温回暖。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农民们纷纷忙碌在田间地头。其中,残膜处理是春耕前的一项必备工作。
“广大种植户是地膜的使用者、受益者,也是农用残膜回收的重要力量。同时,借助耕地地力保护补助、降解地膜示范使用补助等政策,调动群众参与残膜清理离田和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高强度地膜的积极性。”宝日勿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阿拉坦乌拉说。
据介绍,该镇按照残膜滴灌带分类处置、企业回收综合利用,小面积人工主动捡拾、大范围种植大户广泛参与机械作业的模式开展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目前,该镇残膜离田率达90%以上。
政策利好不断“加持”,地膜不再变“地魔”。近日,自治区农牧厅就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发布十条措施,明确提出从加强源头管控、加大执法力度、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落实、典型示范引领、创设回收模式、鼓励科技创新、建立挂钩机制、实施奖罚措施、广泛动员宣传10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全区农用地膜回收处理工作,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关键词:
- 全球热点!十条措施为耕地减“负” 地膜不再变“地魔”
- 世界球精选!内蒙古通辽:繁忙的牛市
- 2023广州黄埔区积分入学常见问题解答
- 全球观点:2023广州黄埔区积分入学可以手机申请吗?
- 全球新消息丨甘肃民勤: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推进沙漠生态治理
- 今日热门!美国枪支暴力泛滥 医生称处置枪伤已成日常工作
- 【权威部门话开局】多措并举 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 【全球热闻】总台专访丨消博会主宾国意大利:期待扩大与中国市场合作
- 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警惕非法进入缅甸风险
- 视讯!以消费为桥,谋共赢之道(今日谈)
- 全球连线|“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 世界速讯:绿色、智能、时尚等新消费齐聚 一起来消博会打卡这些新场景
- 【中国有约】外媒记者畅游海南五指山,推广黎族文化我愿意!
- 全球观察:这就是信心|忙——物流加速跑
- 非会员收看3000秒广告?优酷:Bug已修复
- 全球速看:最多买34亿!“药和酒”正被积极抢筹
- 环球看点!燕京啤酒一季度净利润预增7076.76%-7539.77%
- 中银绒业:2022年度净利润约1028万元 同比下降74.86%
- 观焦点:机构今日买入这22股 抛售浪潮信息4.03亿元丨龙虎榜
- 全球快消息!路孚特发布一季度中国投资银行业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