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各地促消费活动也进入了倒计时。从文旅局长们的“花式出圈”,到“烧烤专列”的整装待发,再到酒店民宿的一房难求,人们积攒已久的消费需求正蓄势待发。
一季度,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消费需求得到较快释放,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特别是服务消费明显恢复,接触型、出行类消费快速回暖。
总体看,疫情快速过峰后,我国经济步入快速恢复通道,一季度主要宏观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呈现出“需求扩大、供给恢复、预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复苏的内需基础尚不牢固,特别是消费数据虽实现了较快反弹,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递延需求集中释放的短期效应,青年群体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内生动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中央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之一。从一季度经济恢复特别是消费反弹情况来看,未来“消费优先”要着重在“可持续性”上下功夫。
“可持续性”首先要在消费的持续恢复上发力。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基础性力量,消费的较快恢复和平稳增长,离不开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撑。今年以来,一些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适度增加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广大居民将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也有一些地方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谨防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在中央层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起草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专门政策,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可持续性”还要在消费能力的提升上加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的良性循环促进机制,一方面将居民收入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在初次分配中切实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同时鼓励通过第三次分配,弥补我国初次分配、再分配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消费领域供给不足的短板,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可持续性”最终要体现在消费环境的优化上。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必须打破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营造放心便捷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要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维护消费市场秩序。要进一步健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让老百姓获得感强、愿消费。
消费是经济运行中的慢变量,提振消费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过于滞后,谨防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失衡;扩大消费既要关注短期的消费恢复,更要注重长期的消费升级。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在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理应是那架跑得最快、马力最大的马车,唯有如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才有更为强劲的动力引擎。(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顾阳)
关键词:
- 焦点简讯:市四区2023年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工作5月1日开始
- 中经评论:更加重视消费增长可持续性
- 2023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五一劳动节门急诊安排
- 美媒:美国或提前迎来债务上限,焦虑情绪扰动市场
- 美报告:美国青少年自杀率继续上升 枪支问题成重要因素
- 美媒:柴油价格腰斩、货运衰退 美国经济出现多个放缓信号
- 车主注意!油价或年内第四降 加满一箱少花5.5元
- 挖掘沉默背后的真相——江西省鄱阳县检察院帮助涉案未成年人走出阴霾
- 焦点速递!一季度新接船舶订单量同比增53%(新数据 新看点)
- 久违了!时隔近8年 9100亿巨头再次涨停!五大上市险企净利飙升近七成-今日快讯
- 俄驻美大使:美国关押100多名俄公民 大部分指控出于政治动机
- 多国启用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环球快资讯
- 全球今日讯!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权威发布)
- 世界资讯:比亚迪在国补“断奶”后依然大赚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逾四倍
- 日本将于4月29日解除新冠防疫入境检疫措施 环球新视野
- 经济日报刊文:科创板不必急于“跑步”扩容
- 每日资讯:日本将于4月29日解除新冠防疫入境检疫措施
- 天天快资讯丨追热点“挨打”?单日净值跌超7% 这些基金大调仓 基金经理喊话“全面拥抱AI”
- 酵母粉发面怎么做?面团如何发得又快又好?
- 灿瑞科技公布分配预案:拟10转增4.9派5.5元(含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