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5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年多前,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预警。
【资料图】
新冠大流行迎来转折点。本次决定主要基于哪些方面考虑?将给我国以及全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新华社记者采访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第一时间作出解读。
世卫组织决定表明目前可以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危害
问: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基于哪些方面考虑?
梁万年:我认为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当前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ICU住院人数、病亡人数都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第二,新冠病毒虽然持续变异,但变异株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第三,全球来看,通过人群的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已经建立比较良好的人群免疫屏障。
第四,3年多来,各国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防护设备、药品等多方面能力都在加强。
综合这些要素来看,人类抵抗力与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也达到了《国际卫生条例》关于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当然,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而是表明以人类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危害。
跨国交通、贸易、旅行等限制将进一步减少
问:世卫组织这一决定,将在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我国意味着什么?
梁万年:对于跨国交通、贸易、旅行的一些限制,将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这应该是最大的影响。我国的国际交往包括贸易、旅游、学术交流等,都有望减少此前因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不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对新冠疫情放任不管。只要疫情危害仍然存在,我们就还要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
施国庆: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的结束,我们仍处在新冠病毒的一个流行进程中,还要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问:下一步,我国将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梁万年:有几个方面工作还需要继续坚持。一是坚持有效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对一些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继续加强疫苗接种。三是继续强化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四是呼吁大家保持已经养成的一些良好卫生习惯。
施国庆: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城市社区、哨点医院、重点场所、城市污水等进行监测,不断观察疫情变化,及时做好风险研判。如果发现聚集性疫情,立刻启动现场调查。
我们要继续做好监测预警,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科学看待疫情,保持良好心态。
关键词:
- 微头条丨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全球头条:定点物候推荐官之立夏节气:去吹吹乡野晚风吧,也许会遇见浪漫
- 暴雨橙色预警继续!湖南这6市州需加强防范
- 世界快报:1600亿A股中药巨头官宣:一粒片仔癀涨价170元!卖到760元
- 大基金再出手 国产CPU概念股业绩转亏遭减持!下周53股解禁
- 一季度我国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 “把乡村的日子过出幸福滋味” 今日观点
- 历经1191天!世卫重磅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焦点速递
- 环球热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违背国际法(国际论坛)
- 天天新动态:玻利维亚决定出售21吨黄金储备 以偿还到期外债
- 张文宏凌晨发文:病毒还会存在 但新冠大流行已经过去 正常的感觉特别好!-天天新视野
- 广西首个陆铁联运跨境商品安检平行作业试点顺利启动
- 突发利空!大基金出手 1700亿半导体龙头遭减持 什么信号?
- 利率是什么意思?利率和利息的区别是什么?
- 深圳汽车限购有什么影响?汽车限购政策的利弊有哪些?
- 春检接近尾声 PVC市场弱势难改?
- “北向互换通”交易将于5月15日启动|全球观天下
-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高股息率的好处
- 国海证券给予志邦家居增持评级-视点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怎么吃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