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日报网5月10日电荷兰格林根达尔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高英丽(Ingrid d"Hooghe)表示,一味鼓吹“对华脱钩”要付出沉重代价,特别是科技领域更容易受到损害,因为中国在多个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5月9日,高英丽在荷兰智库格林根达尔研究所(Clingendael)官网发表文章说,大规模切断我们与中国科学界的联系将严重损害我们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国际地位。
中国已经是一个科技强国,在生物技术、5G、6G、纳米材料和新能源电池等多个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报告称,在44项关键科学技术中,中国在37项上领先。荷兰需要中国的这些科学知识。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每年有超过1100万名学生从中国大学毕业,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拥有大量优秀学生和研究人员,包括荷兰在内的世界各地都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因而,忽视或排斥中国科学家意味着我们将在技术领域日益落后。
文章称,荷兰与中国在癌症治疗、生物医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中国拥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领域进行联合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荷兰的科学进步,也有利于社会福祉。
此外,中国和荷兰携手合作,还能共同应对大规模的全球性挑战,这一点至关重要。
文章指出,“脱钩”将进一步限制我们对中国发展的理解,中国是全球无法忽视的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科学参与方。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中国并与中国合作,“脱钩”是所有科学合作选项中最糟糕的一项。
与中国的研究合作和交流有助于保持荷中两国研究人员之间的对话。正如上文所述,对话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尽管世界进入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时代,但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各方通过学术届接触保持对话尤为重要。
文章总结说,不能仅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待与中国的科学合作。无论情况多么复杂,我们都需要与中国进行科学合作。否则,解决社会和全球问题的前景以及荷兰的科技地位可能会迅速恶化。
关键词:
- 【中国那些事儿】荷兰学者:“对华脱钩”将严重损害荷兰科技发展
- 最新资讯:国家统计局:4月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
- 半月谈丨国产农机不敌“洋农机”
- 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半年,投资者最关注收益和回撤_世界热讯
- 汽车变钱包?车载支付或将流行_环球聚看点
- 经济日报:电光锂“新三样”走红背后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2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 狂战士觉醒任务流程 狂战士三觉任务怎么开启?
- 报道:外交部:对当前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冲突加剧表示忧虑
- 世界新动态:加拿大将推出新版护照 采用“最先进”防伪功能
- 美国4名青少年枪杀非裔女警察 几小时前曾多次盗窃抢劫 世界讯息
- 韩国三家养牛场发生口蹄疫 政府上调防疫级别
- 伊朗经济事务与财政部长访问沙特
- 一地大批银行卡突然被冻结!解冻要排队三四个小时 怎么回事?
- 【风口研报】教育数字化大势所趋!AI落地场景空间几何?这类标的迎来价值重估? 天天快资讯
- 商务部再次表态:如美国胁迫盟友共同遏华 将坚决反对!_世界观速讯
- 让可爱的精灵早日回家_当前快看
-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新能源汽车下乡细则还在准备过程中|今日热闻
- 每日报道:教育部:把防范手机作弊作为今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
- 硅业分会:本周硅片价格大幅下跌 M10单晶硅片周环比降幅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