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世界计量日,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揭露新型“缺斤少两”:“很多市民都知道‘作弊秤’坑人,商家在背后一按键就‘加码’,不过电子秤要是想‘作弊’,光看单价和重量可是不够的,即使秤是准的,并没有缺斤少两,但是你还是很可能多付了钱。”
近期,在城厢市场监管所处理的一起消费纠纷中,投诉方甲先生表示其在某农贸市场肉摊买肉,肉的单价为9元/斤(18元/千克),实际购买肉950克,老板说一共18元钱,他看电子秤上显示金额0.18,没多想就使用微信支付了18元;当甲先生在公平秤上进行复称时,公平秤上显示肉的重量950克,但金额为17.1元,肉摊老板实际多收了0.9元。
肉摊老板使用的电子秤和公平秤称出的重量明明一样,为什么显示金额不一样呢?
原来“猫腻”出在肉摊老板“输入单价”这个动作上。
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做了个测试:同样的物品重量1.025千克,商家在电子秤上输入单价“18.00”元/千克,金额显示为“18.45”元;如果商家输入单价“0.18”元/千克,金额则显示为“0.19”元,这时商家按19元收钱就比实际多收了0.55元。
工作人员介绍原理:“这是因为这类电子秤只显示小数点后两位,当计算出的金额小数点后的数字超过2位时,第3位数字就会采用‘逢一进十’的方式进位。”有的商家正是利用电子秤的这个“漏洞”,使出了传说中的“缩位计价”法,在输入单价时故意把商品单价的小数点往前移动一两位,从而达到多收金额的目的。
目前,区市场监管局已对该经营户涉嫌违反物价管理规定立案调查。
工作人员也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注意观察商家输入的单价数值,如果发现其没有按照实际单价输入,而是缩小倍数后输入的,可要求商家按照实际单价输入。此外,买完菜后可直接到农贸市场的公平秤处复称。如果发现商家存在“缩位计价”或是电子秤不准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管理方或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杨圆圆)
- 【世界计量日】萧山区市场监管局揭露新型“缺斤少两”“猫腻”
- 18日起,萧山“一老一小”机构正式解除封闭管理
- 第31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举行
- 逢“渣土”必查!萧山港航执法大队开展水路运输专项整治
- 品牌品质惠享生活萧山区“第四届双品网购节”圆满收官
- “萧伢儿”·知未保·爱相随——六一困境儿童关爱计划正式启动
- “萧伢儿”·知未保·爱相随——六一困境儿童关爱计划正式启动
- 守好“小门” 筑牢防线——桐庐县委党校开展校园安全专项督查
- 桐庐县经济领域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班顺利举办
- “红色企跑者”助力企业冲刺“半年红”
- 杭州桐庐启动本地订单小麦收购工作
- “找寻查挖”“碧水亮剑”,桐庐县持续开展“治水”行动
- 旧县街道持续开展“找寻查挖”“碧水亮剑”活动
- 寓学于趣,既走新又走心!富春江镇举办果酒酿制培训班
- 信用卡取现有助于提升额度吗?突然增加临时额度意味着什么
-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好?灵活就业哪个档次最划算?
- 桐庐县文广旅体局开展文旅市场垃圾分类检查
- 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 桐庐县关工委召开“知桐爱桐留桐建桐”活动推进会
- 申请交通银行个人贷款的利率是多少?交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