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1月25日报道,全世界最大核聚变实验计划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制造出来,标志这个日趋完成的国际项目取得突破。这个聚变反应堆称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目前正在法国建设。建成以后,它将有大约2.3万吨重,近30米高,大大超过目前正在运行的最大实验性聚变反应堆。
报道称,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在尝试开发可行的核聚变反应堆,以创造出一种被认为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随着各国试图摆脱化石燃料,他们希望这能成为未来的能源。为此,研究人员试图利用核聚变反应,也就是在恒星中心发生的反应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让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
像ITER这种核聚变反应堆有时也被称为“人造太阳”,其主要目标是使它们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启动反应过程所需的能量,并由此获得电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设计做到这一点。各方投入巨资在不同地点建起大如体育场的实验反应堆。但持续的核聚变发电极其困难,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也进展缓慢。
报道称,位于法国南部的ITER项目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国际合作,参与方包括美国、中国、欧盟、英国、瑞士、印度、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其中,欧洲方面负担最大一部分建设费用(约45%),其他参与方各占约9%。各参与方对这个项目的贡献不仅限于出资,还包括提供零部件或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中国最新实现的制造业里程碑就属于这种情况。
中国媒体近日报道称,ITER中一个名为“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的部件已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该部件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研制。
ITER属于“托卡马克装置”。这种装置利用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控制在真空容器内,以利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反应堆运转起来后,等离子体的温度可高至1亿摄氏度以上,大大超出太阳最热部分的温度。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是反应堆承受这种温度所需的重要部件。
报道称,一旦完工,ITER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这个耗资数百亿美元的项目一直受到工期延长和费用激增的困扰,目前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运行,但这个日期仍可能会推迟。
(编辑:詹宇婧)
- 首件!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中国制造完成
- 每日信息:美国制度存在非时间性弊端 宪法第1句话就能体现
- 焦点热议:广州:27日新增7365例新冠感染 社会面发现94例
- 《2022国潮品牌发展洞察报告》重磅发布,全球竞争进入品牌时代
- 展非遗文化 谱蹴鞠新韵 《中国蹴鞠谱》复活系列藏品上线十八数藏
- 支付宝提现和转账的区别有哪些?支付宝提现怎么免手续费?
- 622202开头是哪个银行的卡号?如何根据银行卡号查出属于哪家银行的?
- 猴姆一词取自于哪里?有什么含义?
- 日本动漫火影忍者火之国在哪儿?木叶八色指的是什么?
- 精彩看点:目光所及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怎么造句?
- 环球速讯:剧本杀是什么游戏?有哪些黑话?
- 氪金原词是什么?氪金是什么梗?
- 天天快报!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什么?怎么制作的?
- 0393是哪里的区号?具体是怎么回事?
- 天天热头条丨年降水量计算方法有哪些?
- 世界上哪些动物已经灭绝了?
- 收起有什么含义?反义词是什么?
- 创业板推出时间是什么时候?股市开通创业板有什么好处?
- 华侨城北方集团:美好生活,不止一面
- 银行贷款业务指的是什么?向银行贷款种类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