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环比大增53.74%,让人一度以为生物医药的春天要来了……
然而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们正在经历黎明前的至暗时刻。截至5月12日,24家已发布2023年一季报的A股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药企中,虽然有16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是只有4家企业净利增长超过50%,相比去年行业平均增长超70%的水平,显然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风向标的CRO领域业绩普遍承压。
(资料图)
不少企业表示,业绩承压的原因是客户融资到位推迟,需求下降,新项目数量减少所致。
数据显示,在经历2022年融资断崖式下跌之后,今年一季度,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融资再度同比下跌57%。客户融资不到位,引发新药研发需求下降,进而导致CRO企业的营收放缓,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是否预示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增长是否已经到了天花板?近日,在多个产业峰会上,该问题也引发了机构投资人、上市公司高管的热烈讨论。
投资趋于冷静
行业增长还未到天花板
在2023中国产业资本峰会上,元禾原点合伙人赵群认为,受政策、二级市场等多因素影响,生物医药行业经常会经历“去泡沫”周期。未来,生物医药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都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国寿股权投资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陆海认为,过去三、四个月,投资人看的项目多,但是出手却不多,投融资金额同比大幅下降,但是这并不表明投资人对未来是悲观的。事实上,市场正在回归冷静期,而生命科学的周期是一个长周期,短暂的波动回归理性,重新对市场,包括对企业,产品重新估值的体系,作为投资人应该是积极并且冷静。
在第三届红杉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上,凯莱英医药集团联席执行官杨蕊表示,中国制药行业正在经历的资本寒冬,对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干扰,使得行业出现了调整,但行业调整后会走向分化,那些真正有技术或者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仍然会迎来更强劲的发展势头。
晶泰科技董事长温书豪表示,欧美巨头药企们还在增加研发投入中,这会继续推动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蓬勃向上发展。医药行业的发展虽然短期内会受到市场影响,但从长远看,行业属于刚需性产业,追求生命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医疗技术迭代升级发展,会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带来新的蓝海发展机会。
“过去几年,新冠疫情这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引发了资本对医药的关注,医药行业创新出现了新的需求,带动了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的增长。但与疫情前相比,整个行业还处于良性增长态势中。跟国际上相比,我国的企业体量还不够大,目前仍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国际上才能掌握话语权。”昭衍新药副总裁、临床事业部总经理顾静良说。
出海或是新机遇
在上述峰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与国际相比,在人才、技术、成本控制上,我国的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竞争优势仍很突出。
但是在融资下降、需求下降的现状下,CRO们应该如何破局?
在顾静良看来,企业不要只局限于在国内市场发展,应该朝着更大的舞台即海外市场发展,因为后者对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的需求更大。
近年来,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下,我国创新药在加速上市,但整个销售规模尚小。有数据估算,国产创新药的市场规模可能在五六百亿元范畴。药品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而销售规模过小,会影响到药物回报,进而不利于整个医药行业创新。因此,如何推动国产创新药“出海”、拓展国际市场,变得更为迫切。这对于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而言,同样是发展机会。
“我们能不能帮助生物科技公司在全球开展临床试验,为它们制定可靠的全球临床试验方案,助推它们企业顺利‘出海’,这值得关注。同时,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能力。”Novotech中国区总经理刘寒松表示。
“随着大家谈‘出海’,怎样才能让创新药企的产品顺利‘出海’?除了帮助制定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外,在药物早期研发阶段、药物靶点选择上,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赋能,因为这也关系到后面的临床试验方案是否会成功。”集萃药康CEO赵静说。
此外,温书豪还谈到人工智能是一个未来比较颠覆性的技术,将会给不同产业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在生物医药这个产业,技术发展非常快,可做的靶点、发现的速度会快很多,最近(我们)和沈院士一起开发了一个新的技术,会带来新的开源。此外,我们用人工智能也好,用机器人,把药物研发的创新和试错成本进一步降低,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原创科学家去创业,会催生很多新的生物科技公司,这会带来很大的增量市场。”他进一步解释。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关键词:
- 融资腰斩、股价暴跌……万亿赛道欲“出海”破局
- 买在2800 套在3400?年内九成基金跑输大盘 谁抓住了牛市?A股后市咋走?
- 热门:西南证券给予吉宏股份持有评级 乘出海东风 深耕跨境社交电商
- 海通国际给予天目湖优于大市评级 1Q23收入1.2亿增114% 修复+酒店扩容驱动成长-环球最资讯
- 今日热文:国轩高科:公司是大众SSP平台的唯一定点供应商
- 环球即时:东方证券给予航天宏图买入评级 实现卫星全产业链布局 数据要素市场有望带来新机遇
- 世界观点:慧智微:公司股票将于5月16日在科创板IPO上市
- 波司登亮相2023年中国品牌日晚会,展现新时代中国品牌的领先风貌
- 当前短讯!图评丨每体:巴萨将迎来西甲第34轮客场对阵西班牙...
- 图片报赛后评分:沙尔克全员不及格,拉察、弗赖等人最低分-新视野
- 天天要闻:上赛季拿冠军的皮奥利是是踏踏实实半场消耗下半场冲...
- 为家庭户外而生 北京汽车BJ60透着一股品牌聚焦“用户”的味道 微速讯
- 跨越30年的恩怨!鹿岛鹿角2-0名古屋鲸鱼,联赛五连胜
- 天天热门:结婚宣誓词完整版_结婚宣誓词
- 狂补48小时!拼多多百亿补贴“电脑超级加补”专场正式上线
- 每日报道:俄媒曝乌国安局帮乌境内组织“诈骗俄公民钱资助乌军”,乌方暂未回应
- 全球快报:谁在流血卖车:北汽蓝谷最烧钱 蔚来卖一辆车亏11万?
- 韩国介绍派团赴日考察核污水排海:不只听日方说 还会检查设备是否值得信赖
- 【速看料】亚运红利持续释放 场馆惠民开放造福全民健身
- 高盛、富达最新发声 全球机构热议国企投资价值 环球速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