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连续11年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创新动力、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等数字经济相关指标增长最快……最新发布的多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支柱地位更加凸显。
(资料图片)
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
5月15日,赛迪顾问发布了《202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下称“指数”),该指数以2017年第四季度为对比基期,选取了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融合、数字治理、主体活力、创新动力、资本热力、民众参与8项一级指标,细化成55项二级指标,以动态反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
指数显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数字经济整体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2022年第四季度总指数值达到202.3,首次突破200大关,是2018年第四季度的1.8倍。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刘旭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过去一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依然形成稳步向上的运行轨迹。其中,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等指标高位增长,数字融合、主体活力、民众参与等指标稳中有进。“综合数据整体来看,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器’作用日益凸显。”她说。
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下称“报告”),也印证了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报告,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
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也进一步提升。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1.75,相较2012年提升了0.09,数字经济生产率水平和同比增幅都显著高于整体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对国民经济生产效率提升起到支撑、拉动作用。
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更大、占比更高,持续为国民经济稳增长保驾护航。
创新动力、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三轮驱动”
从数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来看,研究显示,创新动力、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成为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从创新动力来看,根据指数,2022年,数字经济创新动力指标值首超150,第四季度达到154.8,同比增长35.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32.5万件,占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四成以上。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创新能力加速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刘旭说,以5G领域为例,截至2022年6月,中国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中,企业专利权人占比约为90%,远超其他类型创新主体。
日前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也显示,数字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国5G实现了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的全面领先,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
——从数字产业来看,指数显示,数字产业指标值四年翻番,2022年第四季度指标值达到261。2022年软件业收入首次跃上10万亿元台阶;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呈现亮点。
“数字产业化向强基础、重创新、筑优势方向转变,构筑数字经济发展基石。”余晓晖说,2022年我国数字产业增加值为9.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GDP比重为7.6%,产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
——从数字治理来看,“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创新实践不断涌现。上述《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从2012到2022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78位上升到43位,是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8年至2022年间,创新动力、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三项指标增长最快。”刘旭说,创新动力与数字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当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动力;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数字经济可持续规范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数实融合发展潜力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空间广阔,是激发数字经济增长潜力的重点领域。
根据中国信通院报告,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2年,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其中,第二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24%,与第三产业渗透率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形成服务业和工业数字化共同驱动发展的格局。
指数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数字融合指标值达到172.4,同比增长5.5%。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研发涉及工具普及率等指标稳定增长。“近年来数字融合指标稳中有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巨大空间。”刘旭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将完善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举措,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创新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将加速传统产业裂变与重构。”刘旭说,我国是产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大国,也拥有规模体量巨大的服务业场景,要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推广,推动工业互联网广泛赋能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满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量大面广的需要。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键词:
- 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 从多维度数据看数字经济发展势能 每日时讯
- “二阳”病例是否增多?如何对症治疗?权威专家解答!
- 经济日报:不必过度关注股市成交量
- “全部被否”!徐翔赢了 散户赢了!交易所紧急发函
- 今日快看!上海医药盐酸缬更昔洛韦原料药获批
- 热点关注|启明创投完成65亿元第七期人民币基金募集|当前消息
- 传媒板块走低 中视传媒跌超8%-当前报道
- 华丽家族触及涨停
- 每日讯息!特色工艺晶圆代工全球领先企业华虹半导体科创板IPO过会
- ff14战斗精英是什么(ff14学者是战斗精英吗)_环球快资讯
- 中小企业上市条件是什么?中小企业上市应具备哪些条?
- 方邦股份:5月17日融资买入80.2万元,融资融券余额8928.16万元
- 瀚川智能:5月17日融资买入512.83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72亿元-世界今日讯
- 乐鑫科技:5月17日融资买入1144.4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1.53亿元|世界热讯
- 环球视讯!奥福环保:5月17日融资买入71.3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534.06万元
- 安集科技:5月17日融资买入2676.15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33亿元
- 古代茶圣是谁?茶是如何被发现的?
- 什么是房产加名税?房产证加名字该怎么操作呢?
- 钢材价格一路上涨原因有哪些?钢材价格还会下跌吗?
- 粽叶怎么煮?煮粽叶的正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