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原的路上,列车行进在石太线,在无尽连绵的隧道间,呼啸着从华北平原穿越太行山,偶尔探出隧道一瞥,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惊呼于峰峦沟壑的峥嵘峻峭和起伏错落,深深感受着地球的力量汇聚在此——巍巍太行,莽莽吕梁;黄水奔流,汾水绵长。表里山河雄壮,不避锋芒。入云中下河东,首堪晋阳。
那挟山又带河,居于晋之正中的晋阳,即是今山西省的省会太原。被黄土地汾河水滋养的太原,在饮食上也历越千年,久而弥新。作为小麦和莜麦、荞麦等杂粮的主产区,面必然成为自古至今食物的主基调,而咸、酸、辣为代表的饮食风味,则映衬了黄土地的粗犷豪迈。
太原,作为山西风味的集中体现,不仅有本地的特色,也纳山西省内许多特色美食于一处。在太原,一不小心,就会吃得“太圆”。
(资料图)
太行山、吕梁山的存在,切削了山西,全境的山地面积占了八成,耕地微乎其微。加之寒冷干燥的气候,可种植/养殖/捕捞后加以烹饪的食材种类,与南方地区无法相比。然而这严酷的地理气候下,耐寒耐旱的谷物杂粮,却茂盛饱满生长。
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山西人的智慧,就是利用巧思巧手,把谷物杂粮也玩出花样来。在面食的制作中,既有形状的繁多变化,又有味道的五花八门,还有种类的丰富想象。山西称第二,大概无人可称第一了。
《舌尖上的中国》曾给山西的面食崇尚下过判词:只要把谷物研磨成粉,每个山西人都是制作面食的天才。面面俱到的主食天堂,非它莫属。
1. 山西面食:面条界的“手工高定”不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在面的汤卤酱料上下功夫,山西的面条把形状的变化摆在区分面食种类的首位。形状不同,则口感迥异。
如果把我们通常印象中,超市里随处可见的机制筒面,称为面条(制品)“基本款”的话,那么山西个性化的面条(制品),大概就属于面条界的“手工高定款”。面食之于山西人,早已超越了食物和果腹的范畴,变成了一种指尖上的艺术。
剔 尖当第一次听到剔尖这个名字,不知为何就会联想到牙签,而剔尖的形状,也真跟牙签有几分相似。
剔尖,又名剔拔股、剔八股、拨鱼。顾名思义,制作这种面食时,手法是“剔”。
▲ 全套剔尖,面 卤 各种小菜 面汤
将面团摊薄在特制的板子或盘子上,用特制的筷子沿板子边缘将面团条状剔出入沸水,如同煮面条一样煮熟即可,面的形状通常是中间略粗,两头细长,所以名为剔尖。
▲ 剔尖,两头窄中间寛
▲ 上桌后浇西红柿卤,拌匀,香气四溢
当然,不能忘记滴上几滴山西老陈醋,这样面条的面香,调和的卤香,陈醋的酸香,三者味道融合的恰到好处,难怪这是太原人最家常的一道面食了。
▲ 就这么一碗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面食,味道却丝丝入扣,有种黄土地的厚重
太和桥剔尖铺(连锁)、剔八谷山西面馆,以及各大晋菜饭店,如老太原(连锁)、山西会馆(连锁)、晋阳故事等
擦尖 / 抿尖和剔尖一样,擦尖、抿尖都是“尖”字辈儿。也同样,名称中包含了制作手法“擦”“抿”。
▲ 左上抿尖,右上擦尖,左下是西红柿卤,右下是炸酱卤
不过从制作过程来看,擦尖和抿尖更加类似,与剔尖差别比较大。擦尖和抿尖也用到不同于剔尖的专门工具——擦子,有点像切菜不会切丝的人用刨丝器刨丝那样的手法。
▲ 这样可以明显看出抿尖和擦尖的区别:左圆右扁
煮水烧锅,擦子置于锅上,将面团在擦子上摩擦,面片随即从刀孔落入锅中。擦出的面片约2~3厘米,形似蝌蚪,因此又叫擦圪蚪/抿圪蚪。由于擦子使用的刀片形状不同,擦出扁宽状的面条叫擦尖,圆形面条的叫抿尖。
▲ 一份拌好西红柿卤的擦尖
也同样,擦尖和抿尖做好后只是主食,要想成为实在上桌的一顿,还得加上卤或汤。
▲ 除了西红柿卤和炸酱卤,这是另外的一种浇卤,雪菜豆腐丁
擦尖和抿尖中,通常用白面混和着荞麦面、豆面等粗粮面制作,加上面片短小,不论是卤面、汤面或是炒食,都很容易消化养胃。
▲ 又是一种卤,大烩菜
▲ 太原许多饭店/面馆是自行取卤的。通常都是西红柿卤、雪菜卤、大烩菜卤等。另外还摆放了些黄瓜丝萝卜丝之类的小菜,也可以自取。
在哪吃
各大晋菜饭店有售,推荐老太原(连锁)、山西会馆(连锁)、太原面食店、雪山晋乡楼等
刀 削 面刀削面,大概是全太原全山西,乃至在全国都有知名度的面食了,不过在太原本地,刀削面倒并未艳压群芳,而是和其他类型的面平起平坐。
▲ 看这削面的过程,手起刀落,根根分明,入水精准。仿佛是一场大师级别的表演。后面的师傅则是在制作一根面(长寿面),抻面的手法如指挥交响乐队
据说刀削面是元代时汉人不被允许持有菜刀后,民间智慧投射在饮食上的产物——不给用刀切面条,那就捡块铁皮,用铁皮削面条呗。手起刀落,秋风扫落叶般,在深藏功与名的面馆师傅手中,面团顷刻间化为一根根银白色的面条,鱼贯入锅。正可谓“一手掌乾坤,一削开江湖”。这出神入化的手法,是刀削面最大的传奇。
▲ 刀削面一定得加鸡蛋、丸子、豆干,一个都不能少!
削面入水,片刻后,滚水中捞出根根分明、劲道有力的面。泼上秘制肉臊卤汁,或者家常西红柿鸡蛋卤汁,趁着热气夹起大口吸溜,看似劲道爽滑的面条滋味却绵软好嚼,易于入味又易于消化,既有了面儿又有了里儿,几分钟就能风卷残云一碗下肚。
吃刀削面,我们选择了在太原的人气面店“顺溜削面”,同时还尝了下浑源凉粉。凉粉顺滑、够辣,调料里还别出心裁的配上了油炸蚕豆,凉粉的糯和蚕豆的脆,口感互补,印象深刻。
▲ 挑起面来抖抖,够筋的,够劲儿的
▲ “浑源小媳妇凉粉”,纯白无瑕的粉儿,浓墨重彩的料儿
▲ 添得一碗小米粥。不得不说山西的小米粥真香啊
在哪吃
刀削面多为连锁店,推荐顺溜削面(有早饭)、银河飞渡刀削面、赵老七刀削面等
莜 面莜麦是一种地域性特殊作物。山西的气候大陆性强,寒冷干燥,水稻是不可能生存的,甚至小麦在山西的北部也逐渐无踪可循。这时更加耐寒、耐旱的莜麦就成为了餐桌上的主角。莜麦炒熟后磨成粉,即成莜面。和大地同样色彩的莜面,在山西人的手中,幻化出各种形状,成就餐桌的美味。这些年借由某几个风靡全国的餐饮品牌,莜面栲栳栳和莜面鱼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 莜面栲栳栳,因为XX村、XX门的店开到全国为广为人知
《风味人间》里也展现了莜面栲栳栳的做法——莜面支链淀粉少,烫面团增加了它质地的延展性。碾薄面片,轻轻一甩,两头一搭,形成斗状,山西人叫“栲栳栳”,内蒙人称它“窝窝”。上锅蒸熟,既可以拌上西红柿或肉臊子卤汁直接吃,莜面口感劲道,富有韧性,和软滑的刀削、剔尖比,是另一种别样的滋味。
▲ 莜面栲栳栳蒸好了也是浇卤吃
▲ 莜面特别筋道
土豆栲栳栳则是栲栳栳的另一种延展做法,蒸熟莜面后不是拌上卤汁直接吃,而是和炸土豆片一起炒制,作为一道菜,咸鲜可口。
▲ 土豆栲栳栳,其实就是炸土豆片炒莜面,里面的土豆嘎嘣脆,像零食,都是碳水化合物,顶饿
莜面鱼鱼,则是和栲栳栳不同的另一种形状,它也是完全手工的产物,揪下一小撮莜面团儿放在案板,用手面轻搓,力道拿捏的必须恰到好处,成为一个mini版的小金鱼状,撮出一碗来,既可以蒸后拌卤,也可以煮后拌卤。
▲ 莜面鱼鱼一小罐上桌,特别像在天津吃的罐焖牛肉,把盖着的一层饼怼到汤里吃
▲ 莜面鱼鱼,状似mini小鱼,是一个个搓出来的
在哪吃
一般晋菜饭店均有莜面,如雪山晋乡楼、锅舍印象、山西会馆(连锁)等等
饸 烙 面饸饹,读音为“和乐”。饸饹面也是有着诸多版本传说、和某些帝王联系起来的主食。相比上面其他用手工或者简单工具做出的面食,饸饹面的制作工具比较“高级”,名为饸饹床子。
▲ 认一力的饸饹面,汤面再兑上山西老醋,那个香啊~
饸饹床子的形状有点像巨大版的压蒜器,有长柄和模子。把小麦面混合玉米面/高粱面/荞麦面的面团,放入圆柱形的模子里,运用杠杆原理把面团挤压成长条。饸饹床子架在灶沿上,下面起一锅滚水,面条成形后直接入锅。吃法和其他几种面一样,煮熟后加卤汁,成汤面或拌面。
▲ 饸饹面的面条是圆圆的长条,与饸饹床子上模具镂空的孔型有关
2. 面好不好吃,全看这勺“调和
山西的面食据说有200多种,分条缕析起来,可能要长篇大论写成论文。除了形态各异的面,“调和”中也暗藏不少玄机。
所谓“调和(tiáo huo)”,是山西人对卤的称呼。南方地区称之为“浇头”“盖码”“帽子”。山西最常吃的是西红柿鸡蛋或肉调卤汁,酸汤或大炖菜也比较常见。材料和做法五花八门,作用也不敢小觑。一碗朴素的面条好不好吃,就全靠它了。
打 卤 面打卤面,大概是中国北方共有的味觉记忆。
▲ 太原的打卤面,卤子可真丰富啊,快溢出碗啦
对于太原当地人来说,打卤面可能比刀削面在心中的排位更高,是许多当地人从小到大始终不变的选择。
太原的卤极其讲究,烧肉、豆腐、腐竹、香菇、黄花菜、韭菜碎。在过去不富裕的年代,一碗面不但管饱,还能把营养和美味凑齐。物产丰富的今天,打卤面反而由于制作繁琐,不可能天天在家做,所以总是很难得吃到,这就是太原的打卤面馆少,能找到的几家却总是人满为患的原因。
▲ 这家店叫晋一卤,在主干道附近的小路里。营业时间比较苛刻。稍微不按点儿去,就不接待了
▲ 价目表,我们要了加肉面,就是打卤面加了肉
▲ 店面不大,吃碗面基本都只能拼桌,门口还有等着的食客
▲ 赶着饭点儿去吃打卤面的话,要赶早不赶晚,晚了卤肉就不多了
在哪吃
晋一卤打卤面、老君瀛打卤
焖 面从淮北到内蒙,焖面也是中国北方共有的味觉记忆,而焖面的标配,就是豆角。
▲ 恰到好处的焖面,碗里没有水,但面不糊不坨,豆角不生也不软烂,嚼起来熟脆
焖面做法不难,想做好却不简单——五花肉配豆角红烧后,加水烧开,铺面焖烧至水干即可,焖面的面条是细细长长的,因为烧时长,所以面条也必须有韧劲,经得起长时间的焖制。
水的多少是关键。水多了面糊住,水少了面干涩,料少了没味,料多了太咸。比例恰到好处的焖面,红烧肉汤汁和豆角的香浓全部揉进面里,味道十分香醇,让人食欲大开。
▲ 焖面店门口摆着的五大袋豆角,略显壮观
▲ 剥好的豆角一筐筐放着,等着成为碗中的一抹绿
在哪吃
梅家焖面(连锁)
油 泼 面油泼面并不是陕西的专利。
相比于陕西的油泼面,山西的面是简朴自然那一挂的,面条 滚油是标配,至于放不放辣子、放不放醋、拌什么料,请君自便。油泼面不仅是一种面的名称,也是一种吃面方式。面条被滚油一泼,本有的麦香味道在滚滚油香中迸发出来,喧腾可口。
▲ 加了牛肉的油泼面。特别喜欢面条的颜色是油黄发亮的,看起来特别有食欲
▲ 油泼面是扁宽拌面
▲ 原汤化原食,上面的同时,面汤也会标配一份
▲ 因为怕牛肉不够吃,又单点了份牛肉,卤的很香,葱姜蒜醋酱油一拌,嚯,那个香气像万花筒一样
▲ 一份面,一份单点的牛肉,还有一份菜,黄豆炒猪皮,一个壮劳力可以吃饱饱的
▲ 这家店的油泼面是主打,此外还有炒菜供应
▲ 正值饭点,依然是要拼桌的节奏
在哪吃
麦子油泼面
肥 肠 面肥肠面发源于哪儿似乎无从考证,各地皆有,应该不是山西本地的。但到了山西,总要接接地气。
太原的肥肠面馆可不少。这面首先变了形状,不再是条状,成了片状的,也就是面片。方方正正的面片和小段小段的肥肠一般大小,吃起来煞是爽利。
▲ 小面片儿和小肥肠段儿差不多大,摆在一碗,桥归桥路归路,形状类似,色彩分明,依然是勾人食欲
味道嘛,南方的肥肠面有时是辣主味,有时是甜主味。山西的肥肠面,多了味酸。于是甜、辣、咸三国混战,互相拉扯,没有哪一种占了上风,在酸味的主持下结成联盟。于是吃到嘴里竟觉解腻开胃,连肥肠都仿佛变得清新了些。
▲ 太原的许多店里,桌上都会配着腊八蒜
腊八蒜是肥肠面的绝配。此物是把蒜泡在醋里腌成的,初见这种颜色的食物,没吃过的人不敢下口,下口后才觉绝配。横冲直撞的蒜浸在醇酸厚重的醋里,包裹交融。辛辣的蒜得了一味酸,而醋的酸中多了几分辛,颜色也脱胎成了翡翠绿。这腊八蒜无论是空口还是就主食或者蘸饺子,都相得益彰。
▲ 几块腊八蒜捞到面上作为点缀,特别解肥肠的腻,感觉可以多吃好多。一碗面三五口就下肚
▲ 夜里来吃面,自然少不了来点儿串
在哪吃
正宗特色老姚肥肠面、三小正宗肥肠面
牛肉丸子面牛肉丸子面是临汾的特色,不过在太原也是遍地开花。面本身没有特别,普通碱面条,有韧性,丸子实在弹滑。对于不能吃辣的人来说,这碗面可以略过,因为实在是非常重口味,特别辣,嗜辣人士看到它应该会心花怒放,冬天来上一碗,驱走寒气,倍增精神。
▲ 巨辣的牛肉丸子面(能吃辣的人os:才怪咧!)
食在一家有名的苍蝇小馆——气死牛牛肉丸子面。牛肉丸子面自然是其招牌,同时店里也是个酒品众多的小酒馆。三两下把一碗面吸干抹尽,再点瓶酒,来盘烤豆角作为下酒菜,酒的辛辣对上烤豆角的香辣,全身的毛孔大张。
▲ 还可以外卖半成品
▲ 西北地区常见的果啤——汉斯小木屋,果断来两瓶佐餐
▲ 下酒菜——烤豆角。不出意外,也是辣的。辣的够劲的那种辣
▲ 还有很多种类的佐餐凉菜
▲ 气死牛的正门,大红灯箱闪烁,颇为迷幻
3. 面的妙用:面食衍生小吃
在山西,面不仅可以做成条/片/粒状后入锅煮,也不仅有五味生香的浇头卤汁,还有很多其他“不务正业”的做法,由此衍生出的小吃,堪称“面的妙用”。
灌 肠山西的灌肠,与北京的大不相同。
▲ 与北京灌肠完全不一样的山西灌肠
北京灌肠是将面粉淀粉混上香料,灌入肠衣,切薄片状,煎炸后蘸蒜汁,边缘微焦,很香。山西的灌肠原料是荞麦,灰色的荞麦面加水打稀后入碗。如果去小店里吃,一般是蒸制,蒸熟切块,就像吃凉粉凉皮那样,浇上卤,添上辣椒醋等调料,再配上一块面酥肉烂的夹肉饼,登时食欲大开。据说因为食用荞麦面可以下气宽肠、解毒敛疮,对三高、肥胖人群有很大功效,也就是说——灌到肚子里帮你清理肠道中的东西,故名“灌肠”。
如果去饭店,也有和茴子白(包心菜)/驴肉等炒着吃或煎着吃的各种花式吃法。
▲ 食品街的杨记灌肠才是老店哦
▲ 蒸好切好,等待浇汁的灌肠
▲ 老陈醋和蒜水,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在这基础上卤、芝麻酱、辣也是不可或缺的味道组合
▲ 光一份灌肠作为一餐,有些单薄,再来一份杨记的夹肉饼就刚刚好了。肥瘦相间的肉酥烂汁香,细腻入味,夹入厚实的发面饼,一口下去,幸福啊
碗 托拿到碗托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奇怪,这吃啥?一口浅浅的空碗,或者是一口空碗里盛了一些辣油,当然你也可以自行倒上醋汁,碗内放置一把小刀。那么吃的东西,又在哪里呢?
▲ 贴着碗壁的一层灰色面食,即是碗托
这时候,需要仔细观察这口“空碗”,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贴着碗壁,有一层灰白色的东西,用刀去割,竟能一片片一条条割下来,这就是入口的吃食:碗托。
▲ 划开后翻搅翻搅就可以入口了,别忘记加山西老陈醋
碗托依然是荞麦面和上水蒸制。它比灌肠要薄一些,用的容器也是浅口碗,以便贴于碗壁。碗托主流吃法是加辣椒油、陈醋、蒜等,口感酸辣爽口。如果再配上一块六味斋的酱肉饼,也是顶实在的一顿了。
▲ 和杨记粗豪的夹肉饼不同,六味斋的酱肉饼显得矜持一些,肉摆的整整齐齐,块数虽不多,却饼酥脆肉咸香,味道也是可以的
在哪吃
六味斋、小吃林、及各大晋菜饭店,如老太原(连锁)、山西会馆(连锁)
沾 片 子沾片子也叫蘸尖尖、菜疙瘩,名字听起来很社会,但却是一种朴素清淡的特色小吃——以蔬菜沾面糊煮食的面食。如果还不能理解,那可以类比于天妇罗,都是蔬菜沾裹面糊,不过天妇罗是油炸,沾片子是水煮。
▲ 简而言之就是水煮裹面菜叶子
把面粉加水加鸡蛋绞成糊,再选择豆角、茴子白、玉谷叶、茄子、榆钱儿、胡萝卜等蔬菜,沾着面糊下锅用水煮熟,之后蘸着醋、麻酱、酱油等调味料拌出的酱吃。
▲ 如果嫌直接吃寡淡,蘸料也是可以的
沾片子看起来素淡,其实吃起来蛮可口,菜简单煮制后,水分和营养都没有丧失,颜色也是本色,面糊白白嫩嫩的挂在蔬菜上,像是直接把从雪地里摘下的菜送入口中一样。面软滑,菜清爽,喜欢清淡口的人寡吃应该都觉得很妙,如果稍微重口味,就蘸着酱吃,有滋有味。
▲ 沾片子有各种口味可以选择,玉谷、豆角、白菜、土豆、茄子等等
▲ 在一家名字里带着灌肠的店吃沾片子,再加一份拌汤。真不是砸场子,只是这两种也是经典
▲ 这就是吃沾片子的同时加的一份拌汤,有点类似面疙瘩汤,但是菜汤里的面比印象中的面疙瘩小,应该是很好消化
在哪吃
徐沟贾记灌肠(连锁)
拨 烂 子拨烂子,也叫不烂子,原料有土豆、豆角、茄子、白菜等。顾名思义,因为久炒不烂才叫不烂子/拨烂子。
那么用了什么手法导致食材久炒不烂呢?关键就是面粉。如果是土豆拨烂子的话,切好的土豆丝沾水后均匀裹上面粉,然后上锅蒸,蒸好后再入锅炒制而成。用其他蔬菜做拨烂子亦是如此。
▲ 拨烂子是艰苦时代的产物,大概是因为它有菜有饭混在一起,又无需太多水,看起来体积很大很管饱
和 子 饭和子饭是米和面的杂糅。面条、面糊、面疙瘩,入小米细粥中,共同煮制,再加上土豆块、红薯块、胡萝卜块、黄豆,也有加上羊肉、韭菜花的。这么一碗米、面、菜混合的简单食物,易消化营养全,是许多山西人心中最好吃的“妈妈饭”。
▲ 米、面、菜混合,即成和子饭
▲ 和子饭里的面条也是烂乎乎的那种
在哪吃
徐沟贾记灌肠(连锁)
山西会馆(连锁)、河东颐祥阁等
除了面条外,用面擀皮做饺子是面粉最广泛的用途了,毕竟饺子里有主食有菜,一口包圆,简单方便。太原作为北方城市,吃饺子自然也是行家里手。
▲ 百年老店认一力
太原的饺子馆首推认一力。据说在江湖上是仅次于老边饺子馆的第二把交椅,可见其名声在外,那么味道如何呢?
它家主打的是羊肉蒸饺,据说是因为困难时期牛肉太贵,改做羊肉,进而走红。蒸饺皮软硬程度刚好,形状硬挺,入口却易嚼,肉质细腻入味,蘸上山西老陈醋,吃的山响,一笼饺子很快就被扫光。
▲ 认一力的蒸饺分为大小份,这个自然是小份的
▲ 馅儿扎实的认一力蒸饺,蘸着山西老陈醋入口
除了认一力,各种饺子馆也是遍布太原,比如名字很长的——“刘公志道玉玲珑野菜水饺”,这家的饺子主打的煮制的饺子,馅儿多样,除了饺子,晋菜也是这里的招牌。
▲ 玉玲珑野菜水饺的饺子,真的可谓“玲珑”
▲ 野菜和肉混合为馅儿
▲ 腊八醋也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其实我一直都很好奇,腊八蒜(醋)中究竟醋和蒜谁才是主角?
肉蓉方便面
在某购物网站上,惊讶于上海冠生园生产的“肉蓉方便面”,居然被分类到了太原特产馆。作为来自华东的冠生园营销覆盖地区的人澄清:从小到大在家乡压根就没见过这种东西,可见只有太原或者它附近地区才有。
带着这点好奇来到太原,发现大街小巷的早点摊、串串摊都可以见到它的影子。果断买一包带回家。嗯,这次吃的不是面,而是情怀。
▲ 肉蓉方便面的包装很改革开放风。唐久、金虎便利店,以及部分早点铺、串串店均有售卖
▲ 咳咳。不吃辣的人觉得面这样清汤煮很好吃嘛
彩蛋山西光有据可查的面条据说就有280多种。也就是说,一天三顿都吃面条,两个月也不会重样!作为普通游客,显然无法将山西面食一次尝个遍,如果真想追求点完美主义,多尝几款,那也很好实现。太原有些商家会有面食套餐,即每种面食一小碗,一份套餐可由多种面食组成。
特别推荐的两家店就是山西会馆和太原面食店。
听到山西会馆的名字,就知道大概是会包罗山西美食万千的馆子,品尝过觉得无功无过,味道中规中矩,胜在品种实在是全。如果没有很多时间,还是可以来这里品尝下各色山西菜肴、小吃。
▲ 每道山西特色菜都被展示出来,菜盘前摆着一摞小卡,那是本道菜的简介
▲ 面点厨房也是开放式的,可以看见各式面食的制作过程
▲ 围观一位正在忙活的师傅。看工具就知道是剪刀面了,无奈一份面条太大,只好舍弃
▲ 山西会馆的“面食拼盘”,一次可以选择四种面品尝!
除了山西会馆,太原面食店也是太原一家包罗各种面食的老馆子。一楼是卖包子馒头面包等面点的,种类五花八门,不时有老老小小冒着寒风前来,一买一大包。二楼则是吃正餐的地方。
▲ 太原面食店一楼,主要是卖各种面点打包带走的然而,当我们想去二楼品尝多种面食时,却被告知锅炉坏了,当天没法煮制面食时,只好悻悻离开。临走时拍了几张菜单
▲ 太原面食店的菜单,也是有面食套餐
▲ 甚至有不同人次的面食宴
▲ 最多是十人一大桌的面食宴,还有现场表演面食技法的
- 白菜不烂子的做法大全(一份山西人跪着看完的面食大全)
- 热消息:白菜炒豆腐的做法(白菜烧豆腐,有人先炒白菜有人先炒豆腐,大厨教我正确做法)
- 银河证券佣金多少?银河证券交易手续费是多少?
- 活期理财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活期型理财产品?
- 余额宝收益为什么高?余额宝选择哪个收益更高?
- 日本去年12月核心CPI涨幅创41年来新高
- 环球快讯:法国遭遇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浪潮 反对退休制度改革
- 世界经济论坛参会者:中国能源转型助力全球经济增长
- 环球通讯!专访:2023年粮食安全危机仍难化解——访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拉里奥
- 热消息:新赛季首秀即夺冠!决赛所有90+成绩都属于谷爱凌
- 环球实时:1月最新机构评级出炉 家居龙头股最受关注!7只高评级股净利润增逾50%
- 过年仪式感加载中 备年货扫尘土 对联一贴就是年
- 精彩看点:A股虎年红盘收官 北向资金继续净买入逾90亿元
- “丰收中国数字京行-京彩年货节”盛大开幕
- 分级基金合并是什么意思?分级基金为什么退市?
- 苹果和冬枣哪个维生素c含量更高?苹果维c含量高还是冬枣高?
- 【全球快播报】【财经分析】浙商证券拟定增80亿元 重资本业务驱动融资需求增加
- 国林科技:半导体清洗专用臭氧设备正处于产品验证阶段
- 当前快报:民生证券给予中曼石油推荐评级 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原油业务量价高增 驱动22业绩大幅增长
- 厦工股份:公司装载机主力产品正努力朝电动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