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纽约时报》9日援引专业人士分析,因军工行业萎缩已久,欧洲联盟至少从短期而言无法兑现12个月内向乌克兰提供100万发155毫米口径炮弹的承诺。
据报道,欧盟上月作此承诺,并同意为此斥资21.4亿美元。不过,鉴于欧盟国家军工产能,就连强烈支持乌克兰的立陶宛外交部长加布里埃柳斯·兰茨贝尔吉斯也坦承:“可能我们无力达标。”
报道说,欧洲能否兑现援乌炮弹承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最大炮弹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挪威的纳莫公司。该公司由挪威政府和一家芬兰政府控股的防务企业共同所有,在9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生产并储存弹药。
(资料图片)
然而,因不少欧洲国家政府不愿提高军费,纳莫公司生产安排常常遇阻。公司首席执行官莫滕·布兰采格认为,多国政府官员需要紧急决策,做好出资支持工业产能扩张的准备,而没有长期合同这“不可能”实现。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布兰采格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国会议员和国防部官员会晤。在他看来,乌克兰危机已是俄乌之间“关乎工业产能”的冲突,“我认为我们早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行动”。
实际上,欧洲国家冷战结束后削减军费开支,首先“砍”掉的开支就是155毫米口径炮弹预算。该类炮弹因乌克兰危机升级而需求暴增,但挪威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初便再未向纳莫公司采购。
据《纽约时报》报道,纳莫公司如果成功把产能扩张至乌克兰危机升级前的20倍,有望在2028年年产20万发155毫米口径炮弹。然而,这远不能补充乌克兰眼下平均每月25万发炮弹的消耗,而且也耗时过久。况且,即便把欧洲全部生产炮弹的11家军工厂当前产能相加,也不足以满足乌方需求。
布兰采格承认,为完成挪威政府的订单可能都要花费三年。业内人士预估,挪威政府有意斥资4.08亿美元订购3.5万枚155毫米口径炮弹,但合同尚未最终谈妥。
在挪威赖于福斯军工厂的炮弹生产线旁,纳莫公司资深员工约翰·阿尔内·伯雷森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企业去年已大量购入金属和推进剂等原材料,但负责操作生产的机器人等机械设备要到6月才能到货,在那以前,工厂5月还需要扩容。设备和厂房到位前,产能无法提高。
伯雷森说,企业打算建造新工厂,但2024年底才能完工。而且新工厂需要雇佣更多技术熟练的工人,这同样带来挑战。
纳莫公司以外,法国内克斯特公司同样生产155毫米口径炮弹。企业执行副总裁多米尼克·吉耶说,为满足“战时需求”,企业员工日常班次从一个增至三个,但如果想要产量翻番,还需要更多零件和耗材。
按照吉耶说法,乌克兰危机去年2月升级之初,“没人料到如此漫长”,眼下已经持续一年多,欧洲军工行业“生态系统”内部“确实充满挑战”。
关键词:
- 世界时讯:一年内向乌克兰提供百万发炮弹?欧洲恐做不到
- 热讯: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 当前速看:北京小客车摇号官网入口 | 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官网
- 环球观察:今日辟谣(2023年4月10日)
- 环球观察:航空领域,中法携手大有可为
- 核心观 | 巴西学者:中巴元首会晤将双边关系推向新高度
- 【速看料】多地特色作物陆续成熟 特色种植让群众增收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圆满收官
- “乾动2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投放下水 一年可养殖大黄鱼约200吨
- 环球今日报丨共赴玫瑰文化之约 “花样”产业推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 要闻速递:德国“美眉”看贵阳——乐爽花溪
- 世界资讯:抓好春耕春管 打好丰收基础
- 全球观热点:中国走向复苏与韧性之路
- 多省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原因何在 是“降息”信号吗
- 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再次考察调研中洋鱼天下
- 世界热头条丨鸵鸟跑到鸡舍里,“油香”飘出玉皇庙
- 每日热门:天津出台9方面措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 全球快看点丨比特币价格涨破3万美元,24小时涨幅超5%
- 环球最资讯丨券商股走强,多只相关ETF涨超1%
- 嵌入产业招商、提升智税服务,南沙税务推出2023年“南税春风惠民利企10条”
